哲宗壬戌三南民大亂僅能撫定然
亂者惟菹醢奸胥驅逐贓倅取快目前切骨之冤而止使有姦
雄旁伺藉口君側則安有一夫大呼三道竝應而其國不亡者
乎
院君輔政似乎盡矯壯金之非而昰應生長 憲哲之世但見
壯金擩染其驕奢流涎其燀爀且以宗支門戶衰弱見凌於戚
里垂首跼蹐於炳學炳國之門志願莫申而其先南人也南人
旣久屈思有以振之一朝得志汲汲優待宗籍拔擢南北惟此
與壯金異其餘皆壯金也已而大興土木重建景福宮宏傑之
觀東國所未有財用匱絀無以繼之遂開聚斂之門自京及鄕
遍括富室謂之願納願納不足又鑄當百大錢當百不足又用
淸國小錢其行令之日皆隨以峻法八域爲之騷然丙寅秋洋
人陷江華砲聲日聞而宮役尙未訖築削之聲與砲聲相雜昰
應恬不爲動役不暫停若天不助順寇遂猖獗則昰應豈非金
慶徵幻相哉然時人謂之英雄手段噫可笑之甚也己巳春土
匪發湖南陷光陽辛未春發嶺南陷寧海旋卽勦平然民益思
亂旣又設社倉撤書院均戶布三大政則有可稱者而行之無
漸社倉則給錢二文勒奪米石書院則勿揀當否一切拆毁戶
布則不定軍制但虧簽額以先王良法美意不免爲怨讟之資
而止惟貪吏土豪稍加斂戢蓋壯金權多旁門或稱八炳或稱
十二廊而昰應則十年攝位泰阿獨運壯金國戚而已昰應則
太公也處地之尊嚴威權之專制殺生予奪任其操縱卽不踐
阼爾是故自爲上貪吏自爲大土豪而其在下者則烹阿之罰
滅灌之律雖昵不貸大院位分付片紙風行帀域帖息惴栗唯
諾恐奉行之或後故徵斂雖煩刑辟雖重小民或反幸之宗室
久錮者吹噓崇顯多至大官
舊觀諺所謂割肉充腸者殆近之平心而論可謂罪百功十而
其乃心 王室則非壯金比也然斲傷元氣政出苟且當中興之
機處可爲之地區▣補綴不過與壯金磚趙同浴而譏裸畢竟
按其生平揣其心術則睚眦必報類應侯强狠自用類安石綜
核威斷類張居正而總之不學无術又一個活霍光也時不再
來嗟乎惜哉昰應旣秉國日久權自己出雖其子姪姻戚一毫
莫能干預於是驕子載冕及其壻趙慶鎬其妻兄閔升鎬等日
夜媒糵其短惎間於 上上亦春秋旣長厭復受制父子之間
稍有形迹至癸酉冬前掌令崔益鉉上疏論列至以權臣目之
上答以優批遽擢嘉善前直閣徐碩輔等疏駁益鉉 上竄之
昰應忿恚出居楊州之直洞館學儒生及諸道章甫南人小北
之依賴昰應者一時投疏論救 上皆嚴批
著一新而升鎬以 中宮之兄居中用事昰應旣去中外鼓舞
莫不快之而識體者以 上之待私親一朝過薄有損君德爲
憂 上旣親政擧國想望而內則 中宮主之外則委任升鎬
卒之諸閔繼起群奸迭進釀成今日之禍初 哲宗之喪百官
議所立時國事咸決金氏昰應詭與炳學之女約定國婚故壯
金援立 今上及事定昰應以壯金宗强難制背之閔則其妻
家也孤弱易與耳且重結姻親必不我違故以升鎬之妹膺舟
梁之選
大妃之專制長君也心慕之昰應之去頗有力焉因以參決庶
務升鎬奉行而已性復憃闇而懲昰應獨專之失遂募其黨中
世家名宦及小論之柔謹者輪直闕中謂之別入侍若金炳始
金輔鉉沈舜澤鄭範朝尹滋悳之徒群然趨附數年之間▣▣
大作香幣日走名山而巫祝方術出入禁掖竊弄威福賣官鬻
獄賄賂公行百姓嗟怨丙子歲大旱八道同饑是歲春日本渝
盟兵舡數十䑹直抵江華外稱修和更定約條擬如近日各國
通行之例開港互市傳授其學擧朝恇擾只得依約日人遂占
德源之元山仁川之濟物浦竝其東萊舊館爲三港口歲差領
事官專管商務且索使命回謝 朝廷以金綺秀充修信使前
往日本是時朝野皆議講和之失策而無一人敢言惟崔益鉉
引禹倬趙憲故事持斧伏闕極陳和議之非已而竄黑山島始
益鉉之攻大院君也人疑其受嗾毁譽參半至是始服丁丑正
月升鎬燒死未幾景福宮火首相興寅君最應第亦火時前兵
使申孝哲閑住孝哲素出大院君門而大院君方失勢怨望閔
家疑大院君主之而孝哲客所爲嚴鞠孝哲文致誣服大內之
火亦坐孝哲按以大逆莅斬之妻子沒入官人多冤之升鎬旣
死無子議立嗣其族人前承旨奎鎬慫慂其兄台鎬讓其獨子
泳翊以爲升鎬之嗣以中 中宮意蓋爲己用事地也未幾奎
鎬驟擢爲吏判兼內營都統使奎鎬爲人通練警敏善爲逢迎
曲媚 兩殿旣統內外通國輻湊其風稜氣焰大與升鎬不同
而亦稍畏物論每事欲回護補正如張華之在晉而 中宮祈
禱无節賜與不貲費用萬萬遂斥賣守令腴郡薄邑視俸徵價
奎鎬亦無如之何每除一官 兩殿齊議書下姓名於銓曹因
以擬望受點謂之書下或自上直書某人某官除授因使行公
謂之除授毋論京鄕有寅緣干囑事則必
御筆作書使所司官擧行謂之封書凡方伯守令之到官者原
價以外必擇其土産使之私獻謂之伏呈
而自 世子誕降之後又有 三殿誕日進奉之例京官輟
俸至數年五營不能放料庚癸相聞而惟事關 靑宮則揮金
如土故士大夫巧宦者競占春坊桂坊吏胥輿㒗之猾亦惟春
桂坊員役視若 三殿之私人焉戊寅夏 哲仁大妃金氏薨
因山之費鉅萬而帑藏竭戶惠長官不能措一策先是大院君
別貯常平錢二十萬緡於訓局東營牢鎖密置 兩殿不知也
至是入見 上曰萬乘之國貧无以葬其如貽羞天下何臣雖
憊矣請得效力乃出東營錢經始派用召諭商民先進物材商
民皆應曰此雲峴命也何可違事遂集蓋大院君府第在雲峴
故世稱雲峴若別號而雲峴廢後諸閔益亂中外反思雲峴而
憐之時雲峴之黨竄逐殆盡而韓相啓源姜相㳣尙閒居奎鎬
疾之搆陷兩人以 大妃之喪遲參哭班嗾都憲李寅命劾之
皆遠竄乃 中旨也追怨雲峴時有若報復皆此類也日人自
和後來占各港闌入橫行至是入居新門外天然亭奇技淫巧
日進大內 兩殿大喜悔和之晩人皆憂之時浮議胥動有二
黨謂日人可和者曰開化黨謂不可者曰守舊黨所謂開化者
亦無一人含垢忍恥爲國家計者但趨附時局蠅營狗嗅而雲
峴旣廢門庭冷落不守舊而自然守舊故目之以守舊主人而
與雲峴相識者指以雲邊人云己卯冬奎鎬死初奎鎬以姪泳
翊嗣升鎬信其年幼無他及泳翊除喪釋褐隱然以勢塗自處
漸分其權奎鎬恚之而醜不能露遂焦熬成疾日服石膏二兩
而死蓋勢塗者權臣之稱也 英正朝則稱貴人 純翼以還
改稱勢塗其稱益不美焉奎鎬旣死奎鎬之兄台鎬升鎬之
弟謙鎬及泳翊三分用事台鎬稍分黑白而謙鎬貪鄙愚闇泳
翊最慧黠最爲 兩殿所信愛庚辰春以金弘集爲修信使往
日本秋還國日本舊稱倭奴而彼甚厭鄙之故丙子更和以後
言語文字皆以日人日本稱之弘集之還和事益堅又齎中國
人駐倭者黃遵憲所著易言二冊而來上備 御覽播之朝廷
其書盛稱洋人學業技藝之精必宇內諸國交通講習盡洋人
人之長然後合從締交可以禦峨羅斯於是朝野喧然以弘集
學天主學導 上迷惑而將擧國從之人情駭憤然大小官無
一人言者嶺南儒生始倡伏閤之論諸道齊應連疏攻弘集或
兼攻領相最應而亦不敢直攻 上躬最後抱川人洪在鶴疏
詞峻激設鞫涖斬疏頭皆竄弘集由是狼狽出城待罪江郊者
幾一年而 上終不問是時連歲旱饑八路盜賊大熾京城尤
甚
何辛巳春改五營分爲兩營曰武衛曰壯禦遂罷訓局舊規更
募閒丁邀日人爲敎師敎以擊刺之法謂之兵隊選朝士三品
以上十三人入日本謂之遊覽朝士繼有北學之議至秋派使
往天津謂之領選使後改稱駐津大員選良家子弟年少敏慧
者隨往學藝謂之生徒制作紛沓有名無實但效嚬學步而已
志怨望南人安驥永權正鎬蔡東述等密謀推戴載先復起昰
應盡滅諸閔及老論大憲昰應不知也其黨上變諸賊皆誅死
而諸閔藉藉指雲峴益忌之 中旨敢有往來雲峴者重治之
由是昰應益閉門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