勅令第二號 朕當御正殿視事惟爾臣工勗哉 勅令第三號 朕以冬至日率百官當詣 太廟誓告我獨立 勅令第四號 命李重夏爲內務協辦李完用爲外務協辦安 勅令第五號扈衛副將統衛使壯衛使摠禦使經理使竝減下 勅令第六號-機務處議員竝減下設中樞院會議官制章程 勅令第七號從前儀式之稍涉浮文者一切節省務期簡當
勅令第八號 命原任議政大臣金炳始爲中樞院議長趙秉 議案
一親總庶務勿用 王室
一承候官勿施
一明禮宮田土度支總轄
一電氣燈勿施
一李埈鎔遊覽各國 一 世子宮遊覽民間察其疾苦
一宦官宮妾置之
一奢風太熾去奢從儉
一國太公宮內府諸公戚里李埈鎔竝毋得干預國政
一警務廳卽國之本亟宜施用
一工務衙門卽富國然後各項鐵路礦産等物視務者矣姑爲 一軍務衙門軍制亟施事
一會議從玆以往十衙門大臣會于政府會議然後入送會議 一各道各邑罪人之濫刑權利自法務衙門句管事
一十衙門大臣有稟達事卽爲入侍面稟事 勅令六月二十一日後大小事稟明于大院君前事及水陸諸軍 保護淸商規則
朝淸兩國現在廢絶和約所有和約作爲廢棄惟淸民在朕 俯准章程着頒布開辦
所有保護淸民在朝鮮國內居住營生章程開列于左
第一條淸國人民畫限漢城城內洎仁川釜山元山三港准可 第二條淸民居住前項區畫內須先將該民姓名居住地名營 淸民轉居更業者須更請准可如其轉居必要請領居住地 第三條淸民營生于朝鮮國者及運貨進入朝鮮國者全要安 第四條淸民現已居住朝鮮國願沾前項德澤者本章程施行 淸國人民業經允可入境者上岸後限二日四十八時鍾內 第五條淸民來往京城仁川間毋論水旱兩路准聽其便惟不 第六條在境淸民敢違前項各條未經遵辦者朝鮮政府自有 第七條前項各節無有妨礙軍衙所定約束淸民之各章程按 第八條凡在境內淸民全歸朝鮮政府統轄所有淸民犯罪應 第九條此項章程自頒布之日遵照開辦
時泳孝等恐淸人猶有東援之意故劫朝廷決意獨立使得罪 二十三日完伯李道宰入全州李圭泰李斗璜及倭人隨之
琫準逃歸泰仁衆猶三萬人官軍躡之連戰皆敗賊連營慟哭 京軍自全州南下李圭泰入右道李斗璜入左道
敬善陷南平縣監李僖夏中丸走
以朴鳳陽爲兩湖參謀官林斗鶴爲湖南召募官斗鶴淳昌吏 二十四日朴鳳陽復南原城春卿乃文等再爲鳳陽 二十六日長興賊 二十八日李斗璜入南原朴鳳陽退屯雲峯斗璜聞南原屯賊 以河東府使洪澤厚兼嶺右十三邑助防將
李圭泰入羅州與州兵合追賊至靈巖賊盡死力拒之官軍
政府議定以入
釐正事由次日當詣 太社
駉壽爲度支協辦高永善爲學務協辦權在衡爲軍務協辦
鄭敬源爲法務協辨金嘉鎭爲工務協辦李采淵爲農桑協
辦尹雄烈爲警務使
所隷將卒及禁軍武藝別監別軍官前親軍營吏隷等內待
令者令軍務衙門照法編制
自議政府商定施行
世爲左議長鄭範朝爲右議長
革罷云故答以從此更議云
所問其可否自政府單子入啓事
管轄事傳敎還入
之土地得安居樂業者洵出朕現爲在朕之國內淸民俾得
住居樂業
居住安分營生
何生業等項稟報朝鮮各該地方官請領准可爲要
方官保結限三日內稟報新到地方官稟請錄下
穩無害戰仗要需及其他有害于目下朝鮮治平者擧不得
運入發售爲嚴辦此項章程相應督飭警務海關各廳俾擧
實施之效
限三十日准第二條所定辦法遵辦日後到境之淸民除業
經在朝鮮國內開有鋪面或有他項産業復歸營生竝且能
出現已在朝鮮國有産業之結實鋪東鋪保者准聽再營其
生外槪不准沾得此項章程所定德澤
必須稟報該口地方官錄下
准進入內地若有産業貨物從前存留內地自朝鮮政府酌
量發給護照將該産業貨物等類准其收回
拘致投獄照律處分或逐出境外之權
照該章程軍務各官弁如有認定淸民滋生事端而害朝鮮
國平安或有所爲可疑者隨時拘拿送處朝鮮政府査問明
白或處罰或逐出境外罪狀如何是定
聽朝鮮政府裁斷處分淸民相告或朝民淸民互相控告朝
鮮政府亦有聽訟執平之權
於淸將逞其姦謀也由是不遣賀正使及刊新曆又大書大朝
鮮開國五百四年朝野洶懼淸人朝暮東渡訛言日興
曰吾等恃全接主如天神直死焉而已將奈何琫準歎曰成敗
有數胡多言抽精銳數十騎遁去餘黨一時俱散
軍又蹙之亡者皆歸敬善敬善與化中謀襲羅州李源佑等嚴
兵待之賊不敢直抵城下時又甚寒不能野宿千百爲群掠閭
里借宿民家官軍覺之潛師夜襲俘斬無算良民多死敬善逃
還同福化中走右道零賊無統帥各自散聚相率屯結于綾州
南平之境
也李聖烈旣逃歸仍不來言于朝廷薦斗鶴可用故與鳳陽竝
命鳳陽之始倡也與嶺伯趙秉鎬相聞秉鎬以銃筒三百火藥
數千斤遺之及鳳陽軍聲日振完伯金鶴鎭畏琫準不敢狀聞
秉鎬極力褒啓連請賞典乃有參謀之命人以鳳陽功多當傳
頗不平之
所敗憤懼欲散又恐不得脫只得固守南原鳳陽聞京軍且至
恐賊逸去遂留老弱守雲峯領精兵四千餘自大路按隊徐行
進逼城下圍守三門缺北門使賊走而將尾擊之賊自城上放
丸投石人莫敢近鳳陽編竹扉縛薪束于上以扉障背而負之
傴僂倒行屬于城門丸石不能傷薪旣積齊燒之三門俱燬賊
八百餘開北門突走鳳陽所遣伏兵望之不敢擊鳳陽入城誅
數百人因留守之
餘人出征敗還求援于兵營徐丙懋發銃手三百武士百人赴
之二十九日屯碧沙驛斬哨賊三級進至熊峙聞賊已趨寶城三
十日追至寶城界不見賊遂收軍還
尙衆謂一戰蕩滅大功可夸旣至見鳳陽已復城猜其功欲搆
之會京兵直入鳳陽座索資糧鳳陽怒喝曰我將官也小卒敢
爾捽下棍之斗璜恥之往愬倭人誣鳳陽攫取賊贓劫掠民財
且焚燬城門罪與賊均倭素侮我國人懦怯不足畏見鳳陽義
勇頗忌之遂入其說欲執之鳳陽率所部連夜走回於是群情
解體
奮擊大破之斬二萬餘級賊向東南而走沿途收合散
亡其衆又大振遂圍長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