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遺稿
甲午九月日濟行日記
上之三十一年甲午正月日民亂自全羅道古阜郡始郡守
趙秉甲貪虐無厭勒徵科外之斂白山禾湖等地積穀
數千石古阜郡民就食其積穀相聚爲亂以全明叔鄭
一西金道三爲魁首至于三月不解監司金文鉉暗遣營
校李在夾營吏趙東昊兵隊三十人掩捕亂魁機事不密
反爲所縛兵隊一人死於亂棒之下全明叔等懼禍及身收
民家銃奪民家農器造鎗劍之屬爲拒逆官軍之計民
有識見者疑其作亂新郡守朴源明請鄭一西金道三誘
以禍福解散衆民全明叔知事不成率砲軍五十名往投
茂長東學人孫化中東學之術往在庚申年間慶尙道慶
州人崔濟愚所作也誦呪焚符詐稱療疾病免災異誘惑
衆民以國禁伏誅其道無貴賤之別而入道者稱接長傳
道者稱接主傳道多者至萬餘人小者至一二千人專事聚
黨沿邑尤甚全羅道以徐長玉爲首忠淸道以崔時亨爲
首皆濟愚之弟子也明叔之往化中也招聚東學輩五六千
名自茂長人川出來旗旘上大書輔國安民倡義六字行不裹
糧因民之食奪民之財連陷茂長高敞興德古阜井邑泰仁
等邑奪取軍器凌辱官長四月初四日入扶安監司金文鉉
以李昆陽爲領官昆陽者借銜也率監營兵隊三百人
募列邑閑丁及負商白丁輩萬餘名追至白山留陣東學
輩逃避而走與營軍相遇於古阜黃土峙初七日曉營軍
敗績李昆陽見殺死者數百人盡奪軍器直向全州府一
省之力更無可爲之勢以電報告急於朝朝廷以洪在喜拜
招討使率京軍一千五百名到全州留陣東學走靈光務
安咸平而羅州守城而甚堅不敢入招討使跟到靈光邑遣
京軍三十人偵探東學去處與東學全軍遇長城華龍市京
軍以大砲殺東學數百人京軍七名中丸而死還歸本陣東學
由長城更向全州五月二十七日入全州府監司金文鉉棄城而走
城外民戶燒燼殆盡東學據城內招討使留陣於完山上以大
砲向城內直放東學輩三次出城中丸身故者爲千餘名知
勢不長投書乞憐於招討使請斂兵歸化招討使信納其說
東學開門而走是時黃海平安咸鏡三道淸倭治兵相
距且國家多事姑待東學之歸化監司金文鉉轉運御史
趙弼永按覈使李容泰前郡守趙秉甲竝施竄配之典
以慰民心新監司金鶴鎭安輯東學雖欲向化然東學去
益猖獗公穀私貨任意出納列邑守宰拱手而已於是怨
懟之徒浮浪之類爭入東學自稱義兵所謂接主出入之際
建旗鳴囉鎗砲之士前後擁衛閭巷之間砲聲不絶雖是
烏合之徒轉成蟻附之勢豈可以潢池弄兵論之者耶
是年九月二十七日自全羅道扶安縣東門中里離發到西十里
鹽所浦乘濟州牛島姜允恪船隻向濟州此行經紀皆
舍弟邦烜之爲也發行祕密惟親戚之知其事者來會從
弟贊文堂姪允明允初明叔寅錫龍旭再從姪秋卿從孫
成律再從孫成習三從孫公集表從弟辛一詹友人朴子
三金致道辛周卿皆揮淚相送舍姪奎文奎爕奎淳從弟
洛三友生姜士希到船頭餞別時先妣小祥纔過衰麻在
身次弟邦陸及姪男六名又未率往未嘗不一日九回腸也
鹽所居辛道汝於余爲再從妻娚其父應煥氏及辛丈
東稷氏與余先考生前交契特厚兩家之誼式好欲爲
開懷相別叩門尋訪適出他不在家愴哉是夜港口留
碇而宿
答表從弟辛一詹書
金學源所去書査收而時事如蹈虎尾一別涉萬里之海海
水闊耶離懷深耶江文通別賦云黯然消魂者惟別而已矣
而此際觸物生悲滿腔熱血雖五色彩毫似不能善形容
然逢着早晩惟在天意之保佑邦家耳金學源濟州城內
人與一詹有宿面投書相托
二十八日載眷率余及妻辛氏女二口弟邦烜嫂李氏姪男奎
鳳姪女一口贖婢順壬金永乭宋靑甫以下人從是日午潮行
船未及數里潮淺船掛不得前進夜潮發行
二十九日平明到茅項浦再從姪秋卿率妾寓居於此使
內行往其家喫飯而秋卿在邑第未還矣本里人許應
植親面也其季子與余再從姪連中之女約婚以是日加冠
携往其家待余及邦烜酒盞先是朴元五船隻留碇而待
朴元五井邑人也商賈爲業來寓扶安茁浦與邦烜熟親
有是行上有老父往告厥由父曰吾年將九十耳西山日已暮
汝率眷屬而往免時擾之禍可也是以使長男得中侍祖父
於井邑故土載妻金氏二男昌國三男末同女一口邦烜側室
金姓所生男奎澤潭陽人梁季賢季賢父親號追樵謹
飭之士也文辭富贍與余曾有唱和詩載瀛北隨草錄中明
於醫術來寓茁浦掛藥有五男季賢其季子也知邦烜
之向濟州托季賢於是行欲與邦烜餞別信宿雙浦口不見
只留一絶小序而還
蕭蕭落木下長洲千里行裝信葉舟四壘烟塵堪溢目五
更霜雪却侵頭樵翁遠別書相贈萊友前尋棹尙留怊
悵鄕山從此別我愁無限水同流
壽星南極映長洲收得殘骸載去舟九月霜風吹木葉千 是夜宿船上待風行船
年峰岳戴鰲頭分勞胡越同生死因亂塤篪異去留
鄕邑杳茫何處是難禁血淚萬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