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碣銘
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後必建非常之功而不幸爲奸軌
媢嫉輩之所構誣未克大用中道殞生者於史往往有
之雖隔千載之下尙爲之不平況身親經歷耳目之所
見聞感憤之親切又豈與覽史書比耶此不侫於故都
統將海南郡守鄭公之事未始不慨然而歎潸然而涕
者也公諱錫珍字台完以 哲廟辛亥八月九日生體
貌豐偉器局宏遠屹然有需世之望歲甲午東匪煽
亂在在蜂屯這這豕突自古阜直下長城之際賊殺長
吏侵虐生民其害甚於洪水猛獸而獨州牧閔公種烈
秉義守城推君爲都統將大小軍務悉委任之將軍登
壇吏士聳氣遂益勵忠義協贊方略八朔防守凡六戰
六捷約束之申明行伍之嚴整雖不求合於法度而自
不失奇正之術始於西城之勝鏖戰一場匪黨就捕次
於砧山之役飛砲急擊斬獲無筭又於古幕聳珍之戰
鳴皷作氣賊膽破落終於南山之捷巨魁伏法餘黨悉
平閔侯大加稱詡曰不料幕部之中有此干城之才也
第念人謀旣協於下則天眷必應於上我軍始以器仗
之小爲憂而南庫之利兵出於幾百年祕藏之後者一
也賊欲夜襲而東門之鬼火棊布星列使彼疑懼而退
軍一舍者二也又欲火攻而大雪適下壓城數尺賊不
敢售計者三也斯豈非神助之異耶是歲十一月 朝
家除閔侯爲招討使 王師繼而南下將軍率千餘人
出陣于靈巖長興等地匪徒聞風夜遁漠無影響回抵
南平郡人以牛二錢百繈犒師將軍辭不受曰軍需吾
自豫備無費該郡爲也追捕散亡唱凱而還招討使抄
軍功報于政府以將軍爲首乙未臘月特 除海南郡
守翌年二月初九日赴任甫下車先訪邑之賢士詢及
閭里疾苦革祛舊瘼口碑載路先是安參書宗洙攝郡
事勒行薙髮勢甚鴟張觀察使蔡奎祥旣見迫逐招討
令公又遭困逼次及於將軍將軍厲聲曰吾頭可斷髮
不可斷由是忤宗洙意及松沙奇參奉宇萬之擧義道
內縉紳章甫擧皆響應而將軍寔先之也方完府隊長
金炳旭之領軍下來因奸軌指嗾構陷義兵禍機叵測
到羅州陰遣兵伍潛入海衙縛公載車該郡吏士出死
力欲救之公麾止之曰我是 命吏設有過誤事當推
鞫而況毫無所犯乎旣至炳旭無一辭供招卽發梟令
公大喝曰爾非司寇我有胡大罪爾敢擅殺乎炳旭俯
首無語麾軍竟害之卽三月十一日也風雲慘惔天日
無光滿城士女莫不奔走號哭絶火者三日而遠近行
旅之知不知亦齎咨涕洟曰斯人也至於斯矣羅州之
鄭始著於高麗文靖公雪齋先生諱可臣而入我 朝
以永慕齋景武公諱軾爲中祖六傳而進士樂天齋諱
善卿卽其九世也高祖諱楚明壽階同知曾祖諱壽民
贈參議祖諱啓華 贈參判考諱讚基 贈承旨妣
贈貞夫人海州崔氏師崙女配光山金氏洪權其考
也痛夫非命矢欲下從而旋念老姑在堂諸孤滿室忍
而不死終能成立家計可謂賢矣有三男三女男長遇
燦議官次男遇卿參奉次男遇權女長適密陽朴正錫
次適濟州梁周煥次適昌寧曺道基蘭坡其自號也性
篤孝母夫人夙抱貞疾積以歲月夜以禱天晝以醫治
竟得復常友諸弟有無共之俾盡和湛之樂書塾之甚
貧而未學者出力而勸奬之闔境之遇荒而告飢者設
賑而賙給之其隱德陰功又有人不知者觀此數件事
豈非加人一等耶嗚呼東匪之亂古未嘗有也蠱人心
術蕩民財産連陷州郡貽憂 君父雖以完府之鞏固
而半入灰燼兵營之險阻而猶爲巢穴以至八路皆
然而惟洪州與羅州得全羅民之至今日耕吾田讀吾
書者罔非將軍之力也以 朝家褒賞之道言之固當
銘功鼎彝書名竹帛雖有罪犯宥及永世而猶未貸將
軍之身萋斐之錦胡至於此吁其慘矣墓在州之西葛
馬村東麓甲坐之原長胤遇燦謁余而泣曰先人討匪
之功可以有辭於後而抱冤入地伸雪無梯不肖匪莪
之痛於是益切俯垂一言之惠庸表三尺之碣則其賜
當如何哉余愴然應之曰吾於子之先君相知殆三十
載未嘗見一毫不可於意者而智勇俱備戰勝功取今
之良將也佩紱南爲聲譽遠聞古之循吏也謙謙自牧
有功不伐粹然是君子人也次第登庸若將展其負抱
而媒孽橫生中道殞絶譬如圖海之鵬遽折其翼長楸
之驥旋蹶其蹄是豈徒將軍之不幸而已哉雖然將軍
之實蹟備載於錦城討平碑又詳於招討閔公啓文斯
可以徵後矣何待余言之有無也撫念疇昔不忍終辭
呂東萊之書有曰百世之下每念岳武穆之冤直欲籲
天而無從又文簡公奇先生題孤松崔公之墓有曰宵
少之誣正直自謂厄其人矣而其終乃所以顯其人也
余三復二書深有感於中者故抆淚而書之如右銘曰
未嘗爲智也而能覩人之所未覩不自爲勇也而能服
人之所不服何功之高而位之卑何予之豐而奪之速
理則有屈而必伸冤亦無往而不洩願借丹筆鑱諸石
巋然立於山之麓
上章閹茂臘月上澣錦城吳繼洙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