닫기

연락처
기념재단
TEL. 063-530-9400
박물관
TEL. 063-530-9405
기념관
TEL. 063-530-9451
Fax.
063-538-2893
E-mail.
1894@1894.or.kr

동학농민혁명기념재단 사료 아카이브 로고

SITEMAP 전체메뉴

1차 사료

사람이 하늘이 되고 하늘이 사람이 되는 살맛나는 세상
洪陽紀事 홍양기사
일러두기

十月初一日京營兵與日兵合二百人自禮山到州
一宿而去所經列邑別無所事民情更加疑亂彼徒
愈益無憚凌逐官長攘奪軍器愚民之觀望者多有
趨附賊衆日蕃大是危怖余本淹病衰邁世念消削
而有知遇之感於主公來躡後塵今已半歲矣適値
孔艱之會賊有朝夕薄城之機主公涅背之誓已欲 與城存亡則爲其佐者亦當與之始終而第念家親
篤老義不敢私其身許人以死方寸自亂方欲辭而
歸養言於金承宣福漢福漢曰子之情勢則然矣然
當今兵機子若遽起主公孤危主公孤危則衆心沮
散衆心沮散則此城不守此城不守則湖右奔潰此
豈子可去之時乎子以親辭已有先儒之定論伯程
子兩人搏虎之訓是也今子之去留大有關於斥邪
討亂衛國安民之事則豈特搏虎之喩而已哉

初二日主公治疏上送其疏曰伏以臣待罪洪陽已
半載于玆素以鹵莾之姿適當艱虞之會雖切粉糜 之願尙蔑塵刹之效 聖恩旣負 天譴是俟迺於
千萬夢想之外以臣爲全羅監司 除命遠下臣於
聞 命之初若蚊蝱之負山心神飛越直欲鑽地以
入而不在人間也夫藩屛之任何方不綦重旬宣之
材何時不審擇而湖南之地本重寄也近日之變非
常時也雖按冀之范治蜀之張未易下手豈如臣蔑
裂者所可一日而冒膺也哉苟或貪於榮祿而不量
其材拘於分義而不計其私僶勉赴任至於僨誤則
臣身獲戾有不足恤 國事狼狽倘復何如嗚呼臣
雖愚賤忝在銀潢之末世襲珪簪之餘恩浹骨髓感 結心肝其憂愛一念竊自謂不後於人而今當 宗
國有事之時猶未能挺身奮義以效一死已是臣罔
赦之罪又何忍臨難規避陰懷自全之計循例飾讓
以圖干譽之方重自陷於不忠不孝之科哉天日在
上庶幾監臨竊有所區區愚衷不得不一暴於 天
地父母之前者敢附無隱之義不避猥越之嫌冒萬
死陳之伏乞 聖明俯垂察焉近來東徒之擾兩湖
爲尤甚而湖南則首亂之地至今未平已無可論湖
西則自昨春報恩之散巢窟漸成轉相滋蔓以至今
年之變又非湖南之比如巨浪滔天猛獸食人東漢 黃巾之寇明時流賊之亂有不足以喩其危險嗚呼
尙忍言哉臣竊伏念東學之稱其來不久初非異端
可惑之說又無雜術可欺之方直不過無根之邪說
潛相煽誘聚黨爲賊之計也若早加鋤治盡根痛斷
則設或猖獗豈至如今日之甚乎嗚呼 聖澤壅閼
不得下究禁網踈闊無所忌憚臣誠愚昧竊嘗慨然
於斯旣而奉 命莅洪則卽搶攘之始而板蕩之會
也因思所以禁戢之方憑仗 王靈法以繩之祇宣
聖諭恩以摩之犯分干紀者斷不容貸嚮化歸順者
從以勸奬務施實政一誠靡懈而奈緣臣智略之淺 短威望之未著行之稍久尙遲成效然則臣於玆邑
不敢曰盡職而數朔之間吏則熟其面民或知其心
多方施措未及有終此臣所以繾綣於玆邑而亦有
所不忍捨去之意也若以臣本分而論之投閒寘散
乃其宜也州牧之任亦不可做況重寄乎又何敢自
擬於古君子捨大取小之義辭尊居卑之風故爲此
僭越之疏上以瞞 君父下以欺民生自歸於不義
乎伏望 聖慈以則哲之明益軫莫如之知察臣志
之靡他憐臣言之非假特遞臣完伯之銜還授臣洪
牧之任以尊 國體以安微分之地

初三日各處東徒稱有崔魁之指揮處處蜂起在在
蚓結瑞山守朴錠基泰安使申百熙別諭官金慶濟
皆遇害海美禮山德山等邑軍器盡爲所奪海美城
及德山大川禮山木市等地列成陣勢分送其徒把
守路店拘執行旅驅入其屯京庄秋收穀裝船未發
者盡數攘奪積峙如山牛馬紙木充牣其中聲言咆
喝將犯洪城主公曰今賊屯一舍之地將有不測之
憂乃爲守禦之計於是招集將吏各授方略調發官
兵分作五陣南領官金明憲東領官李昌旭中領官
李能淵西領官韓相翼北領官金周炫軍器監官金 觀成中軍金秉暾摠督軍務糧餉首鄕李奎泰主之
草藁柴炬五衛將張永植主之一營之各項應辦之
物使記官李昌檍摠察京鄕各衙及傍邑村閭一應
文牒使崔學淵李琦鎔金宏炫等專任李錫範金東
鉉金錫敎拔於行陣置之軍官之任擇負商中機警
者四五人派送各處偵察動靜儒會農堡連爲聲援
募得村里丁壯分番出入城中常守之兵纔七百餘
人乃揭軍制於各陣曰任官字牧略事刀筆曾於武
事無所講究猝當此時觸處生踈第試思之天下萬
事不外乎義以制事信以行令臨機應變隨有奇正 而必先紀律然後可以齊一心力故創立軍制玆以
告示咸須惕悉無犯師律一今此抄兵非按籍而爬
丁卽是募義討匪之擧也毋或以名分之壞亂疑阻
事一五部各有領官每哨有哨長每隊有隊長各自
管束事一成列排立隊隊相向無擅離雜亂無妄言
戲笑無公然指顧事一勿論大小軍務一步進退必
以將令爲準以令旗施行而口傳分付切勿許聽事
一各隊一以隊長認旗隨以成伍無得換雜事一寒
夜把守分番休息各其隊隨次迭更無或混雜占便
事一食時擊鼓食罷鳴金進止有常事一各陣內廵 軍分番輪行如有行止殊常面目生踈者另加譏詗
密探來歷事一警夜時最愼火禁如或不飭致誤先
自領官施以軍律事一有寇自何方來者各其門領
官以候望所報密報中軍以聽指揮無或徑自擊金
亂動事一軍伍擅離者領官棍治其隊長後告于中
軍事一領官察視軍伍中最勤幹有勇力者別錄以
報中軍者中軍受以錄之以爲激勸事一邑村間自
願赴戰獨當一隊者別加收用事一許多軍制非猝
乍之可敎可學第以整隊爲主齊力爲先事令旣具
主公親自廵視勞問每日二次不以風雪暫廢五日 一犒擊牛釃酒必親臨視與之共坐飮食焉將吏入
告曰今此守城峙糧爲先勢將分排錢穀於一州饒
民可以支調公曰哀彼村民爲匪徒之困迫掠奪殆
盡而今又自官徵索則其何以堪乎吾不忍爲此也
邑下所存各人之穀旣不能輸去而將爲彼徒之攘
者吾當以時直買之須以此意先通穀主而計石摘
奸竝與倉庫所留之穀以資需用且近邑之面今年
稅米指揮結民隨力輸納亦勿强督可也一邑之民
爭誦此言自願助餉者不可勝計不幾日之間願納
軍需以米爲一百七十六石十三斗以租爲五百七 十五石以錢爲五千七百兩以牛爲十五匹其他酒
餠輦輸日至乃以所聚之穀不儲於庫竝與庫中元
留之穀而出之露積于外高出城上以示蓄積之多
焉自是各營文牒以繩報來往而尙多梗塞

初六日匪徒入結城奪其印符軍器本官夜遁僅以
身免

初七日禁軍奉持完伯 敎諭書下來至東門軍民
阻擋不得入主公聞之惶蹙曉喩軍民出城祗迎至
儐館祇受是完營問使至亦爲廵軍之阻遏久乃
得入列邑民情惟恐失主公私相通告南守完營之 路以遏新延北阻京驛之站以防新官公甚悚憂百
端令諭而不能止焉是時南原士人聞公之爲道伯
乃與同志數人晝伏夜行間關來到而見公問其到
營之期限而欲以募擧義旅來迎於中路又自京營
方派遣兵丁二百人以爲前導而赴營公問於余曰
必不得已而南赴則義旅京兵足可爲防危淸道之
計耶余曰不然彼湖南之匪本由割剝之不堪轉至
於胥動而爲亂者也內懷削亦反不削亦反之志而
其脅從之徒則尙皆有全軀保妻子之倖望矣故不
卽席卷而北猶且擁衆屯境有若觀望今公單車而 赴示以整暇加之以恩信矜恤之意則彼亦是銅川
還馬之一類也何足憂乎必欲壓之以兵威大行剿
殄則成敗有未可知也今所恃而爲用者卽義旅京
兵而義旅則皆徒手荷杖不可以攖彼礟槍京兵則
素非我敎習也悍强難御必多干律欲嚴以束之則
易生怨怒欲寬以撫之則難制剽掠將何以用之乎
不如單騎前往而僕請躡塵以效尺寸矣公然之

初八日探軍來報匪徒數百去夜入水營盡奪軍械
而船載以行度其行午當至瓮巖廣川地云於是選
官軍之精銳者二百六十餘人使金東鉉金錫敎李 錫範將之促令出軍官軍之赴敵出戰今日爲始也
公拔劍仗立於壇上激厲慷慨將士皆感恩畏律踴
躍而前至距州三十里廣川市遇賊賊先在山上得
其地形我軍至山下難於仰攻猶豫不進李錫範拔
劍大呼躍而登岸後軍一齊登山礟響起處賊之中
丸仆者數十人賊徒一時駭散官軍追之生擒九賊
盡獲其軍器而還大礟四十餘坐火藥數千斤其餘
甲冑弓矢火箭蠟燭等物可支一月之用公大喜曰
自備守城常患器械之不多不精今一擧而大勝多
獲精利之械何憂乎鼠狗小醜一軍皆蹈舞銳氣增

初九日梅城農堡軍追擊廣川散賊奪其錢五百而
還以其錢二百爲堡中饗士之用

初十日 政府 啓曰前洪牧李勝宇移拜完伯今
已多日矣聞此州處在湖沿衝要而該倅備豫有方
匪類不敢入境附近七八邑倚以爲重耆紳士民踵
至願借誠有臨陳易將之歎前洪牧特爲仍任事
允下近日梗路久阻家信有何虛妄者以洪陽陷敗
吾亦被害之說傳播南鄕舍仲聞而驚惶卽日下來
中路爲木市賊徒之所拘執橫被縛打備經一晝夜 困苦而詭辭得脫是日抵到余因問賊中情形頗得
詳度其虛實矣主公每欲進擊此賊而以未得偵察
爲憂將佐亦疑其聲勢之寔蕃由是持難者久矣余
聞舍仲之言始可以知彼矣乃勸主公剋日起兵又
招中軍備說賊情於是決意討之

十一日鷄鳴抄各陣壯勇五百人蓐食拴裝使中軍
金秉暾領率往討木市賊是曉大霧漫野咫尺不分
官軍到木市則賊徒皆空營壘入村家熟睡官軍疑
或有計不得進薄乃先發喊放礟以耀威聲賊衆猝
聞礟響散如潮退沿浦而走官軍亦不能追擊盡收 其軍器馬畜而還

十二日木市出戰軍士多有掠取民家衣物而來者
中軍金秉暾盡收其物而獻之因請罪曰爲將而不
能團束衆軍冒犯師律請斬小人之頭以厲一軍公
曰吾以新集之兵不能盡導率之方恩信未孚威令
不立以至於此此吾之過也然師律有犯不可無警
乃開坐於北門棍治中軍曉諭將士悉取所掠衣物
焚之通衢

十三日自梅城堡來獻大礟五坐此是水營之見失
於匪徒而落在瓮巖者也保寧縣吏鄕招集鄕丁九 百餘人以爲防守之計而縛致本縣匪魁五漢先是
保寧吏鄕以其軍器潛相移置於匪魁李源百處而
李源百來呈自首曰本縣軍器恐爲他賊之奪取故
敢自移來願以獻洪州居無何吏鄕又來稟曰軍器
之在李源百者還爲推來以之防守就此一事李源
百之欲揜其惡吏鄕輩之擅自授受昭不可掩固當
論正其罪而公假意寬恕令反側者自安 朝廷以
主公爲湖沿招討使依丙寅延安府使舊例也而初
八日因政府所 啓也邸報是日下來軍民皆踴動
歡抃士氣增倍矣

十四日招討使開坐北門廣川俘虜及各處詗捉拘
囚者二十八人分輕重酌處重犯四漢卽行梟警餘
皆放送一自匪徒捕治之後在囚者供給朝夕放送
者給其資糧

十五日傳令鎭營出匪魁在囚之未勘者梟警

十六日匪徒數千屯於合南地聲勢甚大調發官軍
往討之

十七日官軍至德山大川市搜得賊徒藏置之軍器
盡輸以來

十八日送舍仲還歸

十九日以廵營劃下錢一千兩分等頒賞於廣川出
戰將士又捐下官錢四百兩頒給木市戰士夕後自
德山連有急警卽調二百軍廵哨合南院坪等地禮
山縣縛致匪魁兪致敎

二十日自曉至晩出戰將士連有撥報官軍在德山
大川沔川南山二賊之間勢孤力分難以抵敵云於
是續發三百人送之申後合德捷報至又請藥丸發
百餘丁壯而輸送

二十一日官軍自合德回陣匪徒中丸死者不知其
數被虜者六十餘人分屬五陣使之服役而取食焉

二十二日先是以李昌求收捕事與中軍密謀曰此
賊甚崛强難以威擒可以智取乃遣金錫敎鉤致其
新畜之愛妾置之城內僻靜處切禁雜人出入厚其
供饋其私書之來往佯若不知不加防閑時有人來
言李賊之事者則公曰吾以李爲可用之才而惜其
執迷不悟今若回心向化吾當薦之 朝廷以爲先
鋒剿討匪類此正將功贖罪之日也恨無以致此意
而使之開釋也至是李賊據沔川崇嶽之農堡而使
人來懇情願歸化請還其妾招討使欣然許之曰今
若釋兵下山卽當依其所請李賊乃以若干軍器解 送於新川都會所使人來呈背道之狀公優題以奬
之約以某日送其妾于某地使金昶基李瑾永誘其
爪牙姜鍾和片仲三金永培三人曰李賊就擒之日
汝輩難逭其同罪之律矣今昌求佯稱背道要還其
妾而招討使許施之意亦難知矣汝等若因此機擒
納李賊而自首則吾等當爲汝斡旋俾保昭晰又有
金永培之從弟命培從而勸之三人曰招討使其果
容納我輩乎金昶基曰此不難吾當爲汝先受招討
營信誓而與之乃與金命培入來言於主公以其許
贖之題使命培持送又傳言於李賊曰限三日當送 其妾金昶基領來矣李賊果於其日下山李瑾永等
夜入其室綁縛李賊揮動村民星夜押致到卽梟首
於北門德沔之間數千村民一時來會猶恐李賊之
輕勘爭呼曰不見李賊之斬不可歸矣冒雪露宿故
當日正刑自廣川以後三戰勝捷事及賊魁梟警事
歷擧 啓聞

二十三日賊警日急大衆方屯聚於海美餘美洪州
院坪等地而號稱十萬自謂席卷遇村放火見人射
礟聲勢浩大乃召將佐議出軍之策皆以地勢之險
隘有難輕動衆論不一乃使中軍先探海美城之賊 形欲由此而進軍也適有京軍日兵下來之報急遣
探吏於禮山回報曰京軍五十名日兵百餘名夜宿
禮山新禮院由德山大川直向沔川云

二十四日夕後德山塘報曰京日兵至沔川道洞始
與賊遇一戰獲捷因向前進云矣未幾京兵一人自
沔川逃還云而傳言京日兵不識地勢徑入險阻爲
賊所圍衆寡懸殊必難脫出故獨自逃命而來爲其
告急而請援云

二十五日曉頭京軍日兵自沔川脫圍連夜趲到幸
無所損壯衛營別軍官金弘秀卽吾同鄕也與統衛 營敎長黃水玉領京軍而來日本步兵校尉赤松國
封通詞飯田赬二郞領其兵而來乃分處於公廨厚
其餉餽與議軍事時沔川高士徐相理避亂入城請
與相見具陳賊勢虛實乃圖餘美院坪行軍之路山
谿之險易以進之乃召將佐而議曰今賊屯餘美放
兵殺掠不可不急擊破之而出軍之路只有二條一
條是院坪直路而此地險阻山高谷長傍多設伏之
地賊已先據其上不可懸軍深入以觸其鋒一條是
海美迂路而海美據城之賊必選其精壯皆赴餘美
留其老弱張爲聲援今若以我軍分爲二路一路合 京兵直擣海美城則一鼓可破以南邊儒軍爲後繼
而長驅出餘美之後鼓噪而壓之賊出不意必不敢
回兵抗拒直由院坪直路盡向德山而出矣我軍一
路與日兵合勢屯於德山東南之野遮截賊路觀勢
而動止合德新北沔川等儒軍各設疑兵於山上遠
近相應則賊必進退無所此可爲萬全之策衆論皆
以賊兵之衆多終懷疑怯日兵則有去夜被圍之餘
戒無心戀戰京兵則其數不多惟視日兵而進退不
欲分離故竟不能行賊警連夜煽亂大衆自餘美長
驅而出德山沿路撥幕盡爲燒燼百里之間人影斷 絶風鶴之騷有朝夕之慮悉召將吏爲剿擊之議而
京日兵專以堅守爲長策由是我軍亦從以怠緩無
勇進之意

二十六日黎明余未及起寢李昌檍來窓外告曰今
方出軍余驚起攝衣而上東軒招討使已先出矣余
乃忙出東門前軍已排列行陣而招討使立於路上
方點軍促進余不敢問出軍之由而心竊疑之適見
朴鳳鎭拴裝過前余引而問曰今此出軍出於不謀
將往何地欲討何賊乎鳳鎭曰夜有禮山儒會之諜
報餘美賊前隊已到新禮院禮邑將被掃蕩故急請 來援由是不時調發將與禮軍合勢而夾擊之余曰
然則與京日兵相議俱進否曰中軍方在日館議事
日人終不肯從中軍因此尙未出來余又問如其終
不見從則將奈何曰旣已出軍似不可以客兵之從
違爲我軍之行止矣賊衆雖多已知其虛實何足深
憂余乃却立自思曰去夜論兵非不有策而遲疑未
決之餘何遽以隣邑之一諜斷然動兵誠未可知也
且輕敵爭功兵家之最忌也今我軍乘屢捷之勢挺
身赴前顯有輕易之色不計客兵之行止欲先登而
耀武頗懷爭埒之心恐或有踈失之慮而亦不敢臨 陳橫議以沮士氣默然而退俄而京軍日兵亦拴裝
出城始得慰釋而尙不見中軍未得詳叩軍機獨自
疑鬱更戒後軍將領無或先自輕進必與客兵共事
矣官軍先行竟不待京軍之到上山布陣未及成列
賊見我軍之單弱揮旗招衆環而圍之如蜂擁蟻屯
蛇盤蚓結金秉暾略無懼色厲氣揮兵四向放砲而
禮軍忽地自潰官兵隨以驚散金秉暾奮力招合莫
可收拾無以突圍爲賊所執大罵不屈竟死於賊領
官李昌旭朱弘燮昌燮兄弟及閑良韓基慶禮山儒
生洪敬厚德山義童申泰鳳同時被害官軍死者三 十餘人朴鳳鎭李錫範僅以身免逃還之路遇日兵
備說軍敗之由請與更進擊之日人不從敗報一至
府中震恐戰亡家屬奔走號哭招討使躬行慰撫激
以厲氣復讐之意人情感回至夜旋定

二十七日以朴鳳鎭爲中軍從物議也又以幼學鄭
基璜趙鍾世爲左右軍官以鎭新敗軍情賊勢乘勝
猖獗列邑鼎沸守宰無以自保大興倅李昌世禮山
倅李健皆入洪州扶安倅尹始永家在德山亦避難
入來相議守城之計

二十八日早朝余與將官數人登諫洞後峴望賊屯 之地卽距州三十里德山地也漫山蔽野皆是賊氛
烟焰漲天橫亘數十里午時量賊旗一飄長驅而來
直由德山路迤向本州前軍已到州北十里之地余
乃下山入城言於主公指揮各門固其扃鐍團束各
陣分把城堞更上西南墩臺望見賊至赤峴分作二
隊一向諫洞一向西門日兵三十先出西門外氷庫
峴埋伏放礟以摧賊之先驅銳氣而以寡不能敵因
復入城堅閉賊於東西兩山列成陣勢如鳥翼而旗
鼓馬畜團聚中央兩翼之軍蓬頭白衣手無兵器一
杖一棒錯亂無伍 校宮在諫洞之西聖殿守護無 以爲計徒切悶迫而幸有校生吳景根崔民志崔學
信方世永方錫珪李萬五等衣齋服分立廟庭而衛
護賊徒攔入咆喝抗罵不離一步同殞於凶鋒嗚呼
痛哉日已昏賊先燒東門外民屋數座專以搜掠爲
事因隱身於近城人家出而放丸入復匿形城上排
立之軍空費藥丸不得射中一賊主公乃命軍校用
淸野法多以火箭放燒城下廬舍連放大礟賊之中
丸被燒死者甚衆俄有一賊携大砲至東門下仰放
其丸上撲屋椽而還落放礟者卽死門樓上我軍俯
視笑罵於是賊徒更不敢近城西門賊作偶人立於 屋上欲以瞞我空費藥丸我軍已知其奸不能售計
是夜招討使以下皆戎裝執殳連夜廵城勞問將士
礟丸如雨落於頭邊或墮衣袖爲之焦黃不以爲懼
徇視不停加以激勸將卒皆感挾纊之惠均霑投醪
之飮殆忘飢寒焉一夜鏖戰只以礟丸而我軍之大
砲及遠日兵之善放必中無一虛發而彼徒之兵械
旣不精利生手之射放無法竟不能傷我一人且城
中軍民已熟紀律終夜無喧呼之聲而鷄犬不驚

二十九日朝後招討使以下登東樓望見諫洞屯聚
之賊較看昨日已多散亡且其行伍愈益散亂坐起 雜沓指顧怳惚有若束裝遁走之狀西門之賊隱匿
山腰有時放砲砲聲無力必是火藥垂乏吾語尹扶
安曰彼賊氣竭藥盡垂當遁去今可以精銳一隊出
城擊之彼見兵必然急走雖未得追及殄滅其軍資
輜重可以全獲招討使亦然之卽欲出兵奮擊日人
掌守城門堅不許開相詰之頃諫洞賊果皆散走西
門賊亦稍稍解散城上官兵自相憤激爭先超城而
下者百餘人追擊里許礟殺甚多西門外民家被掠
之物幾盡還奪矣是日本州及大興儒兵皆知賊之
圍城爭相赴援之兵爲五六千矣屯紮於州南山上 以爲聲援賊徒散亡爲其擒獲者亦多兩日城下之
殺死賊約爲六七百人

이 페이지에 제공하는 정보에 대하여 만족도를 평가해 주세요. 여러분의 의견을 반영하는 재단이 되겠습니다.

56149 전라북도 정읍시 덕천면 동학로 742 TEL. 063-530-9400 FAX. 063-538-2893 E-mail. 1894@1894.or.kr

문화체육관광부 전라북도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