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日早 初二日早雲多雨意去堯谷見警九午后來 初三日晨夜聞雨細聲出示雲多終日細雨或灑 初五日終日明 ○初六日終日明小寒早霜白濕家打察禾 ○ ○ 初九日日氣明明與李鍾大同去龍洞午食后登 初十日終日明明早見道人習陣於船東前山平地 ○十一日日氣明明夕陽雲或散夜風吹不絶本村 ○十二日日氣終日明明觀四從兄炳文氏之次女婚禮 ○十三日早霜白濕終日明明
○十四日早日明聞道人數萬起包于林川邑內而 十五日早日明風微吹祭安樂窩公墓又祭日新齋公 十六日日氣明霜白濕終日明明小寒猶明
○ 十八日終日明明
○ 二十日日氣明明劉公俊來學于余 ○ ○二十二日早后去思谷傳論語第三卷又去 二十三日日氣明明早朝后允洞金先生來訪 二十四日早堯谷尹相皓來于 二十五日早晨雨來早后止雲散靑天午后陰 ○二十六日日氣明明早后去本里午時見再從 ○二十七日早霜白濕午后思谷權宅洙晩松 ○二十八日終日明明午后示于再從嫂氏拜之 二十九日家打禾又聞近處道人爭起包
與林川接設陳於冠浦七山邑內以
杜湖南且爲國安民云云也則世何大
亂如此
夕陽來家日明明
時持白紙六張爲其警九之世系二卷抄出也
日氣明初夜奉母親主與妻去堯谷從兄
家時至於堯谷前余回來家雲或多
半風或吹太陽或明非一非再午后去堯谷
傳世系抄二牒於警九氏之家而來
夕陽堯谷朴東植來曰南北接道人合勢
則日兵自退云云夜初摘戶朴焉
雅來引去
三石餘午時從兄曰今者各包中無
論道俗或有錢穀者執之以律幾
石幾緡留置爲日後軍糧云云近
者逆風更吹豈非亂之將萌乎
黃昏時西山雲氣深夜雨灑
午后龍洞李鍾大來見於我因語讀
早雲未散風或吹而日氣明明夕陽小寒
夜初聞星北家君曰本村李宅鉉今朝
自寥語前日醉中之語欲解云云而
去七月二十二日夕叨語余之事家君曰當
自解之矣云云余心自期曰齊强魯弱
而魯勝必矣也夜參從祖諱容柱氏忌祭
李雅先壠翫之又於望井洞作別余去
鴻山聘宅日氣明明終日然之也夜留宿
船東聘家時夜見道人二十三人食夕於聘家
習陣后引去舒川吉山云都會云云午後
與朴鳳圭同語時事作別到家時先於博
武谷酒店前逢松亭李都事龍洞李五衛
將同行與語黃昏到家夜聞放鋪之聲
洞民大呼去遠慕村余與村兒同去登
烏嶺望之而終不知何練事也還家以宿
元來丹亭道人幾許入思谷作搖故由是搖
搖
道人旁捉虛門廉致明之子云云搖搖黃
昏致明至吾家語云無罪豈如此之事云云
引去夜風小吹寒
示于金多餘又見新郞金東鉉夜初同
遊而來則祖父野軒膽小徹宵而止夜月明
不起走而爭起云云炳文女▣禮家鐵肉煎
又割肉爲明日時祭也
三位之墓夕陽日明明午時去堯谷欲祭申氏
之墓時大接主李鍾弼率道人數千自新場
將去林川邑中都會而暫過堯谷時放砲數
聲至於可樂岩率陣而去夜雨小灑卽止
夜初月明
松山時省曾祖玄圃公山所又入松山見
丞壽丞壽曰又呈儒狀于新官丁大懋前
云云余回來入思谷又得論語第四卷
而來雲暗聞林川邑內全羅道人千餘
突入官家奪軍器云云夜雲沈夕陽
雨來二更始止與金東鉉再行者同遊
吾之祖父示之以去又聞全羅道人入笠浦
作敝無數人多避亂者遍滿山野與
金東鉉終日同遊登烏峴觀野夜三更
又侍父主星北又同登烏峴見時變以下
未幾鷄鳴
二十三日申時堯谷門丈大夫季氏壯五氏
卒云云板木自吾家負歸用之朝后去
堯谷弔壯五氏夕陽到家是日終日可樂岩
允洞接率習陣搖搖云云夜半雨灑夜
初與金東鉉李鍾大同遊是日黃昏登烏
嶺望可樂岩以下
陰不明
福基冠禮娶去舒川堂山里後又去松
山見丞壽氏賻其子婚日來明日而傳一兩
而來去松山時先省于玄圃公山所
氏來尋於余余乃進三盃酒與語時世之亂云
云而夕陽又同去登烏嶺望四郊仍見
再從福基于禮以自可樂岩入家黃昏
作權雅別離
夕陽雲最多雨意聞萬德里池鳳錫
與長牙金喜萬捉去本邑內守城軍
卒云云夕陽登后山見松亭前富余村
里姜接主習陣因下家咏詩
將入于本邑云云夕陽雲小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