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 ○初二日早風亦吹本邑欲守城募本洞民時戶 初三日雨小寒日不明德鳳自邑守城暮夜到家
初四日早霜白濕寒氣漸動從祖母晬筵宴 初五日日氣稀迷朝后與李龍菴同去林 初六日雲或散或日明雨灑卽止日氣不好夜 初七日早日氣稀迷霜濕余新着綿衣午 初八日終日明明與鳳圭同遊早霜濕夜雨 初九日去陽村見慶元與語世亂鴻山縣 ○初十日早霜濕與金濟喆 ○○ 十二日早日沈沈風或吹早前道人千餘湖 ○ 十四日 ○ 十六日終日日明夕陽時道人 十七日早雲沈沈朝后去邑內尋戶籍庫閱 ○ 十九日日氣卒寒早食后吾侍父親 二十日早卒寒如昨終日稀迷去思谷見 二十一日早后自龍洞踏雪到家因呼德鳳應 二十二日終日寒冷夜聞日兵五十人入鴻山人 二十三日終日寒冷寫花溪拾景與朴儀 二十四日終日迷寒聞時之亂事非一非二故 二十五日日氣明或迷朝后應鶴德鳳到 ○二十六日冬至納節雲多日小明朝后書祖父 ○ ○二十八日早雲迷始尋敎旨 ○ ○三十日昨夜遊於石聲宅出門觀之則大霧作之
雨來終日沈沈不明雨或灑夜風大吹
首持去李正伸從弟代身而去
詣族村老益
之焉早后去靜洞觀可作家之墟
川沙器店谷翫山勢因登武才山上峯
觀四方聞放砲之聲紛紛余仍有感世之志
悠然而坐雲連四海眞一可觀也又下普光
古寺墟見一石碑之銘則曰有高麗楊
廣道按廉崔君玄佑云云而後又越普
光嶺至投岩酒店前觀觀松亭
道人近百設陣余乃避路過麻車洞前
至鬱岩隅以下到家夜聞庇仁接與近處人
設陣于上浦本邑守城軍幾人欲觀陣勢
放砲以入則設陣道人皆散奔走自相顚
覆爲邑人所執二十餘人結縛入邑囚
之又得火砲五十餘大馬二疋云云余聞以笑之
聞道人與倭兵世亂之事紛紜不能盡記
時聞本邑守城軍入野仁云云故余避去
船東聘家留宿夜與石聲少竹會
因宿夕陽午前日明去八忠谷時吟詩四句
灑雲暗須臾雲收雨止小會石聲家留宿
監金炳大之政仁明淸白故萬民稱誦孜孜
三去夜見金夢岩名弼濟字汝良世以
學子稱之者也夜語世事夢岩
正心守本云云回
少竹小會留於聘家終日明明夕食于
少竹家
午后自船東來家時先入支石里尋
孫文秀不見因到家夕陽時也至於靜
洞前逢李龍菴曰李學容有入
儒害道意
云云因作別自船東得一猫而來欲傳金弼
國之家故也
時姨母兒來曰今家産衣服盡藏于他處
不爲後來盜黨云云故余卽來日小明夜爲
月夜聞道人千餘設陣于塔里而期以明
日陷韓山城云云村民搖搖
南接馳過野仁前路余去堯谷族
家婦人皆未定神日迷風吹回來登新谷
後山上峯看之則果是道人陷城放炮
火光衝天屋家盡燒久不勝肅殺之氣於
是守城軍邑人奔走四散世之大亂又可知
之回下家更聞則道人燒屋陷城後行陣于
宗洞前因置陣午食云云本邑盡燒湖
南道人奪人財物不可勝數暮去渡新成浦
云
猪
疾走則彼不捕去
夜細雨來止夜氣不好
後風大吹夜於可樂岩道人數千設陣夜初
鴻山船東羅喪人炳夏字建永來尋吾家
留宿而去翌聞可樂岩道人或入院山作弊
加陽道接人又入堯谷作弊云云登烏峴
而夕陽七山接與近處接數千人又設陣于
可樂岩搖搖不平終日日明明如春
道人設陣云云道人數千置陣于可樂
岩終日紛紜夕陽移一陣向思谷路
謂以去羅橋內云云而一陣餘在
烏峴觀陣勢
以
直而三更浪聞有盜數千人至於各至羅橋
而洞內盡搖或移産于後山焉又吾家猶
然鷄鳴后聞之則元堂接盡設羅橋盜
不入而本村空
於此可期初夜雪或連三更號月軒
覽乃乾隆嘉慶以下也逢裴碧沼同登門樓
觀之則屋比連燒內外同圍盡破蔚然生悲
懷回來入思谷見尹湖雲湖雲曰汝之陜房一
間借之則吾當避禍以移去云吾曰去家
與家君相議應之以來終日沈沈不明
於鴻山船東以去時父親與吾同去風吹路
上寒冷雲或連天以迷夕陽父親腹小痛
不來因留宿于船東夜去都事家與
語以來月色明明
以來到家聞之則昨夜丈祖都正丈來
宿以去云云
湖雲晩松▣時與李承夏
作別因採藥於靜士山下家聞之則本邑
有儒會將陷野仁云云故余則作裝黃
昏離家入於龍洞留宿李鍾煥之家夜
聞道人陷舒川城遇京兵反敗是夜雪
初大來咏詩
鶴負冊籠譜几入仙眉留置於鄭文孝
朴聖瑞之家而余到船東風雪寒冷令人
自呵留宿於聘家
情小動皆語但信本倅金炳大之善政
再宿船東
瑞同題黃昏從兄應基自龍洞到船
東與吾同宿
不能盡記又四宿船東
船東吾詳問家信則德鳳曰昨日本邑
人數三十人入野仁里盡搜諸村家且院
山林正萬持去而死云則邑人獨不入吾家
內庭者爲其野軒先生之仁聞也余聞
之慨歎不已又五宿船東
野軒丈問候簡付德鳳以送午后三從儀
敬本邨李花然來入船東吾聘家花然曰
京兵昨日盡去藍浦云云須臾三從儀敬
與花然同去鴻山邑界六宿船東
迷余自船東早后發程從兄應鶴
同來入仙眉尋冊几於文孝家而回留置
於龍洞崔華曄家而到家看村則果
經亂村也蕭灑不禁夜宿野仁吾家
慶泰家以藏于吾家自野仁去船東日漸
明先是去船東時至胎封登山觀宋公之墓
因至靑▣里咏詩入仙洞留宿聘家
林川鳳谷至仙洞聞語則藍浦京兵昨渡
芝湖云云再宿
咫尺不辨至于今朝后猶然沈沈早后日漸明
午后石聲丈始書三才篇夜與李福龍同
遊夜聞雨聲三宿石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