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洪牧書 以愚之慮爲今之計一曰選兵二曰修堡而已選兵然後
可以征討修堡然後可以守禦兵者在精不在多徵兵滿
萬不如召募數千此古人選兵之意也仰攻如登天之難
俯擊有壓卵之易平地之金湯不如山城之彈丸此古人
修堡之意也以近日之事觀之官軍皆是未鍊之卒儒兵
皆是不敎之民此不幾於驅市人而戰者耶幸而賊徒亦
皆市人也故我衆賊寡則賊敗我寡賊衆則賊勝勝敗之
數只在於多少而不在乎强弱禮山之失利賊衆我寡之
故也及其入寇之日官軍雖多怯而不前倭兵雖少竟獲
其力兵之敎與不敎若是其懸絶一捷雖幸不可使聞於
隣國以此之兵或可用於土匪而豈可用於外寇乎識者之慨
然寒心亦已久矣選兵之所以爲急者此也夫禦賊之道
莫如修城近日列邑之失守見陷不但人謀之不臧未必
非無城之故也顧洪陽有城可守然無控制連絡之所險
阻依據之地平地曠野四面無礙假使賊徒擁數萬之衆
分屯要害之處而絶其外援之路不必挑戰曠日持久則
勝敗之數亦有所未可知者幸而此賊無終日之計而不解攻
城之法故旋自散走如此之城土匪則或可防而外寇
則決不可防修堡之所以爲急者此也選兵者卽古▣選
鋒之謂也古人云兵無選鋒者必敗昔唐太宗選精鋒數
千皁衣玄甲分爲左右隊每爲先鋒所以無敵宋時岳飛
韓世忠劉錡諸人所掌無幾而遇賊必勝者以其皆精卒
也劉麟以七十萬衆敗於淮上以其民兵故也所謂選
鋒者何耶夫天下之人怯者居其九勇者居其一其在平
時同編行伍一樣無辨及遇勁敵則怯者先潰勇者亦
不能不走勢如奔波相率而皆潰雖有猛將而驅之亦無
如之何矣顧今官軍儒兵之數不爲不多於其中別擇其
壯勇者則抽百得十抽千得百必無不得之理且敕沿湖
列邑勿論幼學閑良公私賤官屬才人僧徒皮匠募得勇
悍壯健者使之各薦幾人隨其邑之大小或百人或五六
十或二三十或免賤而榮其身或重賞而感其心一一招
見先察其狀貌次試其膂力旣又敎之以技藝苟如是則
數千精銳可不難得之矣以之爲前鋒用之於先登陷陣
之地卽古所稱背嵬之軍無以過此至爲烏合不鍊之卒
或用之於候望之際或用之於設疑之時豈可用之於衝
突摧陷之地乎夫戰以勢勝兵以氣用唯吾兄之留意焉
則軍國幸甚修堡者卽古據險淸野之謂也孟子曰天時
不如地利以爲惡聖之才老於戰國之世豈無所見而垂
訓於後世乎蓋我國僻在海隅山川險阻故用兵之法短
於攻取而長於守禦守禦之方莫如山城昔在龍蛇之亂
賊入倉猝八路盡陷而善山之民能守金烏城文化之民
守九月山城權元帥守禿城安學官廷蘭率流民守仁川
山城山城之得力前鑑如此兵法諸侯自戰其地則爲散
地蓋當搶攘之時民皆避亂逃散閭里空虛人烟消絶所
以兵勢益孤而官不能自守者也故預爲據險之處聞變
則使奉父母挈妻孥移運糧才而淸野待賊民不散亡卒有
依恃爲公爲私以死固守雖有百萬强賊而無如一小堡
何也豈不韙哉大抵洪陽一境可堡之處非不多矣其爲
鎭而可以衛護者莫如月山居近而可以扶援者莫如龍
鳳此兩處實爲洪陽之保障決非等閒之地譬如都城之
南北漢脫有不幸則捨此焉往兩地堡役正爲急先之務
且勅列邑有舊堡之所因其址修築有可堡之處相其宜
創設官有可守之道民無潰散之慮在在相望多多益善
其於洪陽如手足之捍頭目子弟之衛父兄聲勢相應命
令可通成功之策莫善於此惟吾兄之留意焉則軍國幸
甚嗚呼吾兄以今之時爲何如時耶蚊只噆膚而鼠多甘
口狐或革面而鯨未授首仁人君子不幸而當此時則何
敢委之數與命焉而恝然無憂乎兄若以臨亂規避全軀
保家爲心則已不然而以諸葛公之鞠躬盡瘁岳武穆之
涅背報恩爲自期欲伸大義於天下則非兵莫討非城莫
守選鋒修堡實爲今日之急務國家恬憘已久軍制解弛
土崩之患迫在朝夕而當局之人迷而不知局外之人知
而不言思之至此不覺痛哭流涕繼之以狂叫亂嚷而不
自知也以兄擇狂之量如有擇用之意則所謂選鋒之法
修堡之制亦非難行之事也益加深思而處之幸甚又竊
有一事之效誠者嚴軍律是也夫軍法必有一定之規然
恩以結之則吳起吮疽法以斷之則諸葛斬友凡事之斷
不容貸者必曰嚴於軍律嚴於軍律者非敢忍於殺人也
不嚴其律而專主其恩則兵不畏我如敵也雖使之赴湯
蹈火其可得乎子儀之以寬治兵非不美矣而時有不同
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