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洪牧
兄則見弟書而濯淸風弟則承兄書而反添火氣弟之學
卽爲人之學而已可歎可愧兄以昨日之暑爲生來初見
然以弟所見是亦滄浪也若先明吾德以新其民使滓穢
日去淸虛日來則心廣神怡煩歊之累自然消去而高出
淸涼之界矣何必羨沈苽浮李之事耶示意與來狀反覆
參互夜而至朝而弟子之惑滋甚也所謂崔漢設或有徵
訟之事恃其入道至於幾年之後而勒奪士夫之驢者已
極無嚴及其起訟之後屢違官勅尙此未決之際徑呈誣
訴之狀者尤極無嚴居今志古弟固迂闊而因事矯弊抑
非吾兄自任之意耶若以松價信其冤徵而推給則鄙族
家亦將以邱木之見偸呈訴矣夫禁養松楸有國之大典
士夫家舊規也偸松徵贖之冤旣爲聽理則失松反徵之
冤獨不可聽理耶然則所謂松錢幾兩今日歸於崔漢明
日歸於李雅或來或去松無止時必也使三家恐不當若
是矣且湖俗兄所稔知如崔漢松價之狀者滔滔皆是兄
將一一聽理耶敢此張皇非欲右袒於鄙族也事體固如
是故不爲往復於鄙族而負爲貢愚深諒處之未知如何
且不無區區私念敢不暴於相愛之地乎事若私和相與
與授則隱松價覓驢亦無不可渠反揚臂大談至於此境
則秉吉無色姑捨欲死班名將無餘地兄則謂李友耳角
之厚弟則謂其耳角薄且薄也此亦不可不念者也弟亦
齒酸更不以此事仰懇矣惟在裁量之如何狀解訴之題
奉覽而兄之息訴之法只有此等機巧仰呵仰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