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一日宿于靑山義洞椎牛饗士靑倅專書以請
久住本邑掃盪賊徒午間邑吏奇永稷安吏等生擒金
景淵來獻軍門夕間靑倅來見又請勿速回是夜放首
吏還邑
金賊已捕一邑稱賀開門迎笑如蔡之婦女且義洞
再爲東賊所盪殘家無宿糧以賊中所獲賑給一洞
靑倅又專書於召營從事官所略曰金友爲 國效
忠爲友出力至於靑山則恃之如萬里長城請勿趣
還以濟鄰境云云
二日聞東賊陷海州縛監司鄭顯奭軍官李鳴善尹元
求等連陷諸邑之報
引兵入靑山猫谷跟時亨所在不得入車南里獲所謂
大將徐五德午刻至小巳洞砲殺金景淵徐五德
猫谷居民皆被本洞所謂中軍陳克出大將孫良文
等所蠱惑家家染邪恃東學如神明人人蠢頑待官
軍若乞丐本兵深入絶地疑懼不能寐乃家喩戶說
以明順逆禍福於是本洞男女皆羅拜道左曰不圖
今日復見天日昔頑不知今悟盍歸追聞其後鍾谷
之役皆不起包云
徐五德氣力絶人連放七砲猶然跳躍曰我雖中丸
自有道力不死
三日還至靑山禮谷出榜諭民
夜間朴先達貞浩以召營探細人來告曰崔賊隱於
沃川高寬等地五六日前的知其信請急往捕云
四日曉發抵永同郡本倅吳衡根出見夜分含枚行六
十里至高寬里捕得匪魁大將鄭允瑞出榜安民
鄭允瑞者自稱大將而月前起徒萬餘人陷錦山殺
鄭參判肅朝又與日兵戰于梁山市敗走而毒流鄰
境伏罪之日鄰境稱賀崔賊已於四五日前逃去云
五日平明砲殺鄭允瑞行軍至下高寬里聞東徒七千
餘人又陷茂朱方向永同尙州云
自高寬距茂邑不過十里見一人擔馱家産惶忙走去
曰今日曉頭東徒萬餘猝入茂邑人皆逃散吾亦避
亂至此時軍中已乏藥丸只餘空拳忽聞此言皆惶
懼不敢出氣卽下令曰官軍所到賊魁授首今復橫
肆是自速其死也當入茂朱以勦此賊遂催軍向茂
朱諸軍雖從令而進不能定情將有僨散之慮乃密
使從者縛致避亂揚言者曰是東徒行間者也做出
訛言以惑官軍欲使退去也茂邑則無警云云於是
軍情乃安皆欲奮力入茂討賊復下令曰茂旣無賊
不必入去遂按隊徐退薄昏抵永同吳倅出見俱道
茂朱賊勢吳倅曰似此將若之何問有藥丸幾斤曰
只存四五斤歎曰列邑武備無不若是此賊徒之所
以如入無人也然則不得已還軍尙州準備出敵矣
請君努力保障遂暫歇宿
六日曉發至水石砲殺自稱左翼將張汝振夕至尙州
的桃洞一領官强疾出迎仍駐軍夜歇
先是朴明顯自禮谷病發還于的桃醫治時賊警漸
急人情危懼有若滔天之波捲地而來男皆荷擔女
不爲炊言念及此夜不能寐
張汝振卽賊魁左翼將而再陷星州城攘奪水石李
台家産者也
七日引軍還至蘆田駐宿
距尙邑二十里也
八日曉發抵柳店迎見召募使愚山之行還邑留陣
時召募使以宗事入愚山語及賊警召使曰請君留
陣于本邑按撫諸軍吾暫向卽還竝力禦賊遂入本
邑是時前慈仁縣監柳道奭以義兵將建旗登壇稱
以討賊余夜進義所備陳賊勢義將曰吾方有家私
于聞慶明當還家余曰賊勢方熾四境潰裂今將軍
白首建旗當戮力討賊上以弛
聖上宵旰之憂下以救赤子肝腦之塗而登壇閱月聞
賊壓境忽爾歸家以私廢公壯士解體人情恟懼請
君幸再思而行義將默然而已復曰若奭中以布衣
之士奮不顧身誓不與此賊共生風餐露宿涉險歷
危庶報漆室之憂而將軍則蒙
聖上生成覆幬之恩幸免漳海之魂粉糜報恩正在今
日何爲臨急改圖也又默然而已
九日朝聞義將柳道奭徑自還家午後出尙州客館閱
武備丸
夜分後永倅撥急足二人專書告急曰賊徒方彌滿
黃色金等地將不時陷城揚言曰必向尙善以雪去
秋之恥請速擧義師以濟累萬生靈云云
十日昧爽靑山大小民及三公兄文狀齊到
文狀略曰賊徒三四萬自茂朱闖至昨日午後陷永
同及黃磵攘奪軍器掠取財帛所過殘滅殺人如麻
方留陣于永同龍山市聲言陷靑報尙善及洛東兵
站一路直向漢陽云云禍在朝夕民皆潰散請速來
救以濟無辜
時本邑各處告急文狀一時竝進有若雪片城中騷
擾甚於鼎沸
午後選步兵一百五十人遂倍道兼行夜半行八十里
距龍山市十里而陣
與參謀金濟洪成杰領官朴明顯軍校金常五哨將
劉禹錫車載赫朴來洪朴寅啓等倍道而進探問賊
情則四出擄掠火燒人家晝夜亂砲人皆喪魂惶惶
忙忙有若熱鏊上蟻兒不知所出賊衆浩大或云八
九萬或云十餘萬
十一日朝蓐食進軍至龍山與賊大戰良久賊衆四面
圍住勢如鐵桶遂潰其東北角而出設伏於五面斬獲
三人奪軍器戰馬若干一邊使誘賊一邊做疑兵緩緩而
退防守栗溪嶺
是日與軍士約曰賊徒猖獗元元塗炭列郡奔潰如
入無人轉鬪千里道無人烟過此幾日三南非
國家之有也社稷安危在此一擧若等皆從我而死
於國乎有進無退畏賊而顧其家乎亦從所願一軍
大呼曰請從公而共死誓不負義而獨生於是乃分
軍爲三隊令前哨五十人曰入龍山後谷則四面皆
山中有一路行至未半賊必來衝汝等佯敗佯輸引
出谷口只聽東北角連珠砲響回身放砲令中哨後
哨曰龍山谷口山勢頭高汝等伏于左右山下聞東
北砲響一齊放丸余登東北角指揮以待而前哨果
與賊遇於中路放丸交戰賊遂先走前哨大呼曰賊
走伏兵聞賊走一齊起來捨命趕去賊遂登山亂砲
丸如雨注響若雷爆蓋我軍不識兵法聞賊走之聲
勇氣自發爭先逐去不覺已違約束於焉間陵在谷
中虜在山上四面圍住余遂馳八大呼前哨潰出東
北角回身放砲以退追賊中哨後哨漸次來集按隊
而立又戰良久彼衆我寡急難破敵遂埋伏五十人
于前谷佯若敗走賊徒追登伏兵一齊放丸斃三賊
又使五十人伏于第二谷對砲數十回又爲佯敗而
走賊又追登伏兵又發賊徒大驚逃走乃獲軍器戰
馬若干遂緩隊徐行使後哨設伏數三谷或揮手招
賊或左出右入或前行後坐賊疑怯不敢追
過的桃洞民扶老携幼遮道而泣曰近洞生靈賴公
之德幸保今日之命然賊聞義師昨留於此洞揚言
曰必屠戮乃已望公留陣于此以全我生軍糧若乏
乎我洞可辦藥丸若盡乎我洞可運請公勿去曰此
不足憂也遂散軍入于洞之林藪中以爲埋伏之樣
賊望見而笑曰汝雖埋伏吾豈再墮爾計耶乃使洞
民起烟於各處林中自昏至夜官軍則暗暗移陣于
栗溪以防咽喉賊終疑的桃之有伏不敢進一步於
境內
戌亥之交雪花紛紜月色稀微而已雲霧四塞不變
咫尺天氣沈陰軍情懷懼哨將輩皆言賊勢浩大不
若退陣于尙邑以待各路援兵之至余默然良久遂
步上五里許慰撫守把軍謂與共經夜軍士皆感悅
苦請還陣不得已還于軍幕遂解衣高枕將佐瞠然
各退不敢復言移陣二字蓋是時形勢若退一步則
中化一境非徒陸沈大嶺以南將不知至於何境
就臥後聞淸州官兵及沃川義旅合四百五十人駐
陣于靑山邑密遣心腹檄于淸州領官約以來日巳
時造飯午時起兵貴躡其後敝攻其前此賊可破幸須
合力以弛 國家之憂書不盡言立俟回報且傳檄
于金山召募領官請以刻期擧事奮忠討賊
十二日午正引軍馳至龍山後谷救淸州兵又還陣于
栗溪
曉頭聞砲聲大發於龍山等地靑州傳檄軍回報淸
州領官書曰弊陣四更造飯五更起軍昧爽襲賊貴
行但拭耳以待捷報余大驚曰淸州兵休矣如此雲
霧漲塞不知地利懸軍深入內無應賊外無援軍敗
之必矣急送步撥探問之際細作回報賊徒四面圍
住湖兵困在垓心時已午正遂引兵急馳一邊吶喊
一邊放砲聲動天地賊聞尙州兵至大呼曰尙兵又
至矣主將甚能不可輕敵遂分隊登高向我對陣於
是淸州沃川兵乘勢而走脫其軍服棄其器械各鳥
獸散去賊徒追奔逐北躡後而進遂陷靑山是役也
淸州領官及兵丁四人死於亂丸之下惜乎方賊徒
向我之時湖兵若奮力回戰與之前合後應必破此
賊而不此之爲惟恐脫身之無暇宜乎賊徒之無難
橫行也
十四日饗軍榜示軍中召營軍官成橘來
榜曰東賊無道必滅乃已 國憂方劇惟義則赴嗟
爾諸軍人人忠肝個個義胆生爲 李氏民死作李
氏鬼惟我
列聖朝深仁厚澤五百年于玆況今我
聖上以堯舜之仁子我庶民如天覆幬吾等雖踈逖草
野之民頂踵毛髮無非吾 君之賜則誓滅此賊以
報萬一談笑而去鼓舞而還敎子課農各安本業豈
不樂哉豈不義哉故玆輪示想爾惕念
是夜亥刻召使復遣軍四十人以助進討而遺書勞苦
一軍踴躍
時靑山倅棄城先逃見錦伯誣言游擊來虐靑山民
又入闉流言于政府錦伯及政府電于嶺營以探眞
僞嶺營關于尙州使之詳査以報於是召營諸人皆
爲之恐懼余聞之笑曰某之此行不求名利只奮忠
義所過村舍秋毫無犯天鑑在上鬼神森列若有罪
犯萬死猶輕內省不疚只待天命何憂何慮
十五日鍊軍午後細作回報賊衆方駐札于靑山巨魁
留於東軒餘皆會於各公廨榜示群賊來明間將陷尙
州云
使諸軍各具竹筒二十箇預貯藥丸以備臨戰時急
用是夜黃磵留日本陸軍步兵少尉桑原引兵十六
人來會
先是送阿季稷中于靑山永同黃磵以探賊情而聞
桑原氏方留黃磵書以請之曰公若欲聽吾指揮勿
向龍山來會栗溪共圖長策是夜四更果來桑原氏
年方二十七愿謹嚴重精詳周密一見如舊許以同
死其慷慨之義令人可愛雲谷黃民及芝山洞人持
酒餠草果出義
十六日引軍入靑山
榜曰義師所過秋毫無犯若有犯贓罪浮東賊一按
軍律斷不容貸
賊徒八萬餘人攻陷報恩毁破官廨本倅李圭白馳往
淸州乞援
時賊尾連元巖首接水皮中據報邑連亘三十里是
夜官軍駐陣于靑山邑夜半桑原援隊日本陸軍步
兵大尉三宅武義引兵十三人而來台峰日兵八人
亦續後而會三宅氏爲人磊落不拘小節善飮酒喜
諧謔然臨軍整容毅然有不可犯之氣
召營軍官車尙出領咸昌龍宮兵四十人傳召使書
及尙牧書而尙牧至言古之韓彭今之某也云云余
見而歎曰奬人太過者能不毁人太甚乎余恐尾憂
之伏于此也
十七日朝奉審靑山客館 殿牌還陣點軍各以身材
長短老少爲別分隊遂引軍至報恩鍾谷夜半襲賊奪
其輜重連戰至曉
聞賊徒遷移 殿牌故卽詣奉審則 殿牌移出門
外案上龍燭炷折棄階下遂奉安于 本位撫諭居
民使各安集一邑景色慘憺有若荒涼敗院不覺下
淚
時本兵一百九十人從行累月皆所心服使赴湯火
無不用命惟咸龍兩邑軍昨夜新到未知主將之爲
何如故使諸軍各呈名帖於前而退遂閉門而坐呼
名作隊八尺七尺各以類分老隊少隊亦皆有別一
軍皆稱神明日將亦歎服曰公眞古之名將也奈何
一見而閉坐分別若是笑曰雖百萬之多亦當如此
也此何足道也
日將見地圖欲行軍于元巖故請先進水皮日將曰
元巖大路而近水皮狹路而遠曰元巖尾也水皮首
也若先擊其尾則首必向于尙州水皮之於尙境不
過十里也且防守尙州卽余之責也豈可驅賊使入
吾境乎日將曰靑報非貴國之地乎曰各有所當不
得不爾日將曰然則但守尙州可也何苦追賊至此
不避死生余正色而責曰此何言也劇賊肆虐擧國
同仇爲吾君臣子者當奮忠竭力誓滅此賊豈可
以此疆彼界坐見城池之毁破生靈之淪沒乎僕一
見公等許以忠義不意作此可笑之言日將拜謝曰
誠如公之言也前言聊以爲戲耳請公寬恕遂進
軍向水皮至中路日將兩人來議曰僕等請先去探
得賊情以報曰諾請公等站站置標而去以爲信跡
及登水皮嶺則日兵及本兵住札不行急聚馬問之
則日人通辭者曰我國大將爲賊所殺皆惶惶欲哭
曰汝見汝將之死乎曰未也然站站置標及到此站
了無信跡必然爲賊所死遂使從者縛通辭者曰汝
不目見而謂之死訛惑軍心罪當死且曰所謂汝將
以單身做細作何難護身而爲賊所害其爲人之不
精細防身之無智男可知也如此而爲將將安用乎
汝日兵皆從我指揮若違令者斬日兵皆伏地聽命
日辭叩頭請貸乃曰將功贖罪軍中常例汝若入水
皮探得賊情以來否當贖汝死罪日辭伏地又乞曰
死則請死於大人之前不願死於賊人之手也乃令
解其縛曰殺汝何益也顧視左右無一人從者余遂
拍馬前進至洞口回見成友橘獨步追後而至余曰
如此危地君何隨我成友曰子爲 國效忠不避死
地吾獨不爲友而死乎余爲之歎息立馬觀望洞中
寥寂杳無形影回鞭至駐札處遙見報恩城裏烟焰
漲天喊聲動地諸軍以爲賊徒方陷報恩日將似向
邑路令諸軍無敢妄動復馳入洞中使軍二人隨後
放砲忽見黑衣二人出立於高埠上視之乃日將也
探賊至此見賊進邑入於洞中喫得午饒而來語及
曰辭乞命之由日將拜賀曰確當確當大人誠高士
也名將也曷不感謝
乃欲進軍前進則日將請徑入報邑曰不可今賊分
爲三隊一據元巖一在帳內中入報邑我軍徑入報
邑以衝中隊賊若首尾合擊勝敗未可知此乃兵家
之忌也不若徇關洞三巨里而進以淸尙州之界使
我無後顧之憂待其三陣之合屯然後設計破之是
爲萬全也日將曰善於是自關洞左路行至帳內則
賊已入於鍾谷
夕至貴人橋停軍喫飯一邊伏路探候採得賊徒所
在則三陣皆合于鍾谷及風店云
先是入龍山救湖兵之後卽送參謀尹興烈于淸州
請復回軍合力破賊而是夕聞淸州兵三百方至龜
巖店相距二十里使細作伏路以進約以夜半聞鍾
谷砲聲以爲響應
戌刻請日將議夜襲之計日將曰我日人不識夜戰
且未知地利況軍隊甚少不可輕進請明朝進攻曰
公之言有不可者三兵法曰彼衆我寡莫如夜襲而晝
見賊衆銳氣自挫一也又曰出其不意攻其無備而
明朝進軍虛實之見賊已準備二也夜戰晝戰本無
二法而今曰不識以詐而不以實三也愚料則有必
勝者五我順彼逆一也出其不意二也以天象則西
北風起應主人有喜三也兩邊月暈微黑主賊人敗
亡四也以圖讖則曰俗離山中白衣賊麻姑城下血
滿地今三南劇賊適然都聚於此五也自古圖讖雖
不足取信然以理推之必敗乃已公等爲弊國出力
無以爲謝然若各主己見過了今夜則此賊無可平
之日雖悔何益畢竟是公自公僕自僕請公等好自
在僕當自去遂拂衣而起桑原氏拜謝曰公眞古之
孫吳也請從公策敢問進軍之路
因圖出三條進軍之路使大尉率本兵五十日兵二
十二由左路而入少尉率本兵五十日兵十六人由
右路而進余率別砲四十由中路而進使三哨將分兵五
十先發以爲三路接應約以亥正一齊放丸
未至風店大尉使本兵來告曰聞賊徒一屯于風店
而僕昧道路不得偵探請公指使回顧左右無一人
應聲者舍弟稷中挺身出曰事旣到此豈可回避吾
當獨往探來別砲十人應聲曰郞君不避吾等豈後
請從往余曰然則汝十人至風店近地各分埋伏于
左右以爲接應使稷中潛步以入探得仔細以來俄
而還來言風店皆落燈閉戶不見一賊盡爲合屯于
鍾谷云
遂令軍士含枚暸 時已亥正遂一齊放砲三路進攻賊徒方裝束各處 十八日申刻大破東賊七萬餘于鍾谷回軍至報恩郡
是日天曉視之則賊徒列立山上已成圍帀之勢於 時賊膽氣鹿發吶喊衝突如潮進海湧我軍自夜達 方乘勝長驅之時聞曲鑼聲起於西北角上回顧則 報恩倅李圭白自淸州回來牽一隻牛請 是役也斬賊魁所謂大接主任 出榜諭民使各安堵給牛二隻以助耕作
日將請夜駐鍾谷探得散賊消息後回軍余力言其 十九日嶺營兵及金山召營兵善山兵始到報邑是日 使軍校問三處兵晩到之由或一日行十里而倒退 與日將相別三宅氏送牛馬七八頭桑原氏送銀貨 召募使聞賊勢浩大慮孤軍無援遂奮身出陣曰吾 十九日按隊先行召使押行班師而還
是日一軍奏凱百姓蹈舞至有喜極而出涕者曰不 至北亭本牧李晩胤出迎至土城鎭將柳寅衡出迎 二十一日三宅大尉回軍至尙邑
二十二日送三宅氏還洛東兵站司令部
是日夕桑原氏專書來問書略曰始僕逢公於栗溪 二十八日桑原氏來訪遂俱行至浦亭村舍
夜桑原氏招見家兒珪洙與之筆談大加歎賞曰才 召營報捷于政府回題來到 回題略曰紳士之出力討賊極爲嘉尙事平之日當 嶺營報捷後文移來到
文移略曰今此金某之奮不顧身孤軍深入一戰得 都廵撫營及軍部皆呈召營報捷
回題未得詳見
十人伏路而進則三處無人一處有四賊把路一齊
下手縛來卽使結果三漢招致一漢詳爲喆問則言
自湖南已經十七戰場而今三南竝起一路陷茂永
靑報尙善及日人兵站嶺營萊府一路向淸州公州直
渡漢江圍住京師以圖大事一路約淸國以爲後援
而西北各路亦皆響應今鍾谷所屯則皆三南大將
合兵十萬云云取招後亦爲滅口
所奪財帛以爲輜重酒肉浪藉飯餠飽喫或高枕而
臥或滿酌而坐猝聞砲響馬不及鞍人不及冠棄其器
械輜重東奔西竄便餘一座空里乃揮軍竝入把守
門路點隊分陣之際忽聞砲響動天喊聲撼地有若
一座人山浮出西北角上轟轟砰砰彈丸雨注頭肩
之上如蜂過雹落急使諸軍一字兒伏地對砲放一丸
而進一步戰至寅初賊邊砲響少歇
是三宅氏伏右邊山下仰攻桑原氏伏左邊山下仰
攻余扼其中路空虛之地而對攻至巳時賊勢漸熾
聲聲屠戮蓋賊見吾軍甚少意謂踏平呑下衝進四
五十步者至數十回乃使五十名分爲三隊作疑兵
於風店帳內壯巖要衝之路起烟放砲以斷歸路又
使十人合放一賊賊應聲而倒然賊猶惡戰踏死屍
而連砲如此危急之際聞日兵馱賊輜重欲出去先
避卽使結縛曰緣汝三十餘人而殺我兵二百餘人
乎非徒殺我兵二百餘人也今若退步三南非
國家之有也豈可先運輜重搖亂軍心也罪當斬首
日將聞之急使停止
午不飮勺水氣力漸乏擧懷恇怯遂拔劍大呼曰人
誰不死死於忠義死亦榮矣如有一步退者斬軍皆
奮激前進自分以死然賊圍漸逼終無可破之道乃
招日將曰公等百戰從軍必有良筭此不可以力破
可以計勝計將安出日將曰僕等許多從戰未見如
此賊之衆草廩也似覆山雷線也似排立約可七萬以上
死猶惡戰果難抵敵願聞公策曰大尉少尉可還我
兵各十五人乎曰諾於是亦分別砲十五人合四十
五人暗伏於埠下脫去軍服以白衣持銃循山尾而
上賊望見白衣認以其黨近至山頭四十五砲一齊
放丸山頭之賊應聲而倒星落懸崖葉轉斷谷者數
十人山下我兵齊聲吶喊冒丸衝上日兵亦舞劍躍
上賊遂大潰而前倒後顚互相踐踏血流可掬尸橫
遍山金濟弘成杰金常五劉禹錫等手拔利劍斬獲
十餘級爲亂砲所斃者二千二百餘人夜戰所殺爲
三百九十三人所獲牛馬六十餘頭旗鼓數十面盡
付日兵以謝相救之功其餘鑼釟軍器等物屬之本
軍大獲全勝遂出榜安民
淸州兵三百人方纔爬登於三里許遠近山上賊徒
望見以爲援軍大至一倍驚走遂招慰淸州兵曰今
賊徒大敗藥丸亦盡空拳可縛單手可驅諸君急急
追後期於盡殪淸州兵皆愧謝曰悔不聽公之計只
切觀壁之羞今又指敎敢不拜命卽皆躡後而去
回至洞中點軍本兵無一人傷者咸昌兵一人傷右
手龍宮兵一人傷左腕傷皆不甚桑原氏傷腹部下
亦微痕而已
言致謝曰賴公之力使鄰境之民得保家室生死肉
骨若論公恩山高海深況大破劇賊三南乃安如公
之功雖載在竹帛不讓古人云云
鄭大春等其餘雖有死者不知其名號之爲誰
不可曰鍾谷一洞不幸爲大賊所據人人失魂家家
盪産而今若復留一夜則雖買喫朝夕全無支供之
力且此是絶地不得廣探不若退去報邑四發探得
也報倅亦懇請至邑以鎭物情日將乃與俱退
回軍至尙州化寧市召募使出迎勞軍
或五里而止怯於赴敵忨愒時日八九日所行只五
六十里而已嗚呼是誰之責責之兵可乎
二十元以贐行曰僕周行東洋初見大人奇功茂績
自有登 聞之日至於僕等無以謝功牛馬雖劣聊
以
公實有父子相別之感云云
寧與金某共死不可坐此見危十七日發軍至化寧
市聞捷報而止勞苦慰賀感激一軍
圖今日生見太平氣像也
遂登鎭南樓召使張樂犒軍本軍之父母起舞僊僊
曰樂哉快哉快哉樂哉一人一騎無一衄兮昔我倚
門恐汝爲魂今汝生還恐我爲仙是誰之德鄭公金
公金公之捷鄭公之功若非鄭爺誰識金公樂哉快
哉快哉樂哉爾賣其匙我賣其釜家家豎碑祝公之
壽士女輻湊人山人海歡呼之聲喜悅之氣可謂今
古盛事也
也溫乎其貌其言實一見如舊及積其日懇到尤切
僕雖駑鈍曷敢不感而可哉蓋公之指揮三軍也亦
如斯矣嗚呼公之德可仰也公之義可慕也雖古之
孫吳何以過此僕全職責後過尙州拜公之心日夜
勃勃不能已如此嚴寒之時請爲君國自愛自愛
不可量年不可及十二歲少年如是早詣何不敎之
以歐米各國之書弊國敎兒童之法先以忠君愛國
四字是以臨戰只知有死不知有生只知有進不知
有退僕國有文文山者亦往往有之云
有論功行賞之擧云云
捷可謂快人快事當啓 聞請賞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