닫기

연락처
기념재단
TEL. 063-530-9400
박물관
TEL. 063-530-9405
기념관
TEL. 063-530-9451
Fax.
063-538-2893
E-mail.
1894@1894.or.kr

동학농민혁명기념재단 사료 아카이브 로고

SITEMAP 전체메뉴

1차 사료

사람이 하늘이 되고 하늘이 사람이 되는 살맛나는 세상
侍天敎宗繹史 시천교종역사
일러두기

第十一章 甲午敎厄

歲甲午
正月五日、 師開講席于文巖、時全琫準於湖南古阜
郡境內、發布告文、會集郡民于本郡馬項市、約五千人、
時古阜知郡趙秉甲、貪饕不法、搶奪民財、靡所止屆、琫
準慟其父之冤死、慨世運之衰替、乃絶叫革舊鼎新、拯
否濟屯之策、月之十六日、琫準率衆移次于白山、在古阜東
十里
十七日、茂長接主孫華仲、率徒衆數千、巡回於泰仁 扶安等地、痛捄切骨之郡瘼、索還剝膚之民財、所至擧
皆歡迎、于是全羅觀察使金文鉉、使攔後統將李在漢、
前泗川守宋鳳浩等、率砲軍二千、負商一千、於四月七
日、接仗于黃土峴、官軍敗績、死傷千數、十日
琫準率衆、徇井邑咸平等郡、歷至長城郡、附者日衆、衆
至數萬、於是編成軍伍、因駐紮于長城、其陣法以三三
五五、作滿天之星象、旗旘用靑黑白黃紅五色、所到收
取砲馬、削竹爲鎗、又製鉢囊、各擔於肩、琫準戴白笠、穿
白衣、長不滿七尺、手掛百五念珠、口轉三七聖呪
使各砲士、肩粘弓乙二字、身韜同心義盟四字、旗面特
書五萬年受運大義而豎之、洵空前絶後變化莫測之
神將佳兵也、由是列郡人心、風從景附、一邊講道、一邊 演兵、其勢漸次雄張、全國鼎沸、竟惹東亞之風雲矣、是
時招討使洪啓薰、率江華兵六百名、星夜南下、交綏于
月坪黃龍市街、官軍不能抵敵、退舍三十里、
仍見奪大砲三門、啓薰旋入靈光郡、堅壁不出、月之二
十八日、琫準自率精銳數千、突入全州監營、觀察使金
文鉉、通判閔泳稷、皆棄城逃、琫準入城後、堅守四門、發
倉賑民、各諭以安堵、民心大悅、粵三日晦、啓薰倍道追
至、次于完鎭山之頂、肉薄嬰城、交仗七日、竟無奏功、露
布迭相往來、締約媾和、琫準臚陳矯捄民瘼數十條、啓
薰覽已曰、均是我 聖上之赤子、操戈一室、鏖兵相殘、
有悖天理、敎渠所陳諸條、當上奏實施云云、五月八日、
啓薰領兵而退、琫準仍率徒衆、還向長城郡北白羊山

先是琫準之起於湖南也、 師遺書以戒曰、欲湔亡父
之讐孝也、欲拯生民之困仁也、孝之所感、人倫可明、仁
之所推、民權可復、雖然經不云乎、玄機不露、勿爲心急
此是 先師之遺訓也、運旣未開、時亦未至、勿爲妄動、
益究眞理、毋違天命也。

是時各處敎徒、聲言輔國安民、爭相揭竿而起、 師憂
其不遵指敎、馴致厲階、遂另差都禁察、鈴束各包、爲文
通諭、其略曰。

不穀、猥承 先師傅鉢之恩、未能演揚斯道、酷被時
人之指目、屢罹禍網竄身荒谷者、迄今十年于玆、非
智能之不足、欲其敬天命待天時、隱忍至此、近聞敎 徒不安本分、不務正業、各樹黨與、互相聲援、甚至有
疇昔之睚眦、無所不償、上貽君父宵旰之憂、下及生
靈塗炭之患、興言及此、寧不寒心、前後布喩、非止一
再、而若未能幡然改圖、潛居修道、一向執迷、同惡相
濟、則是逆天而背師也、斷當鳴鼓除案、以此咸須知
悉、懍遵勿替可也。

師命各包都接主兼都講長、副接主兼副講長、按月一
次開講大全及歌詞、其疑難問答之句語、副講長收報
于都講長、都講長轉報于法所、又於四季月、各包都講
長、互相會講。

是時廟堂患全琫準之倡亂、協商于駐京淸國總理事
袁世凱、使之電請于駐津直隷總督李鴻章、派兵出來、 日本謂有天津條約、亦派兵前來、竟至有日淸戰役。

五月十九日、琫準率衆至潭陽郡、淸將官、派遣幕裨劉
永慶、請與相見、諭以解兵、琫準不應、遂轉向淳昌郡、時
日本視察員、武田範之等十五人、要與面會贈以金時
表一枚、瑪瑙一顆、約以此爲信、所到無礙相見、琫準遂
發倡義檄文、諭以輔國安民之意、於是金開南起於南
原、李裕馨起於湖西、孫華仲起於茂長、金德明起於金
溝、崔景善起於泰仁、車致九起於井邑、鄭進九起於高
敞、與全琫準互相聯合、以全州爲中心地、凡前日土豪
之勒葬民山者、使之掘移、抑奪民財者、使之還給、且守
宰之杖囚富民恣行撞騙者、使卽放釋、班紳之壓良爲
賤者、使之許贖、無礙嫁娶、平民之視以皂隷者、使之平 等、幾百年壓制之秕政莠俗、一例改革、由是獄訟者、不
之於官而必來訴於敎人會所、民心如水就下、莫之能
禦。于是政界風潮一變、曾前之三相六曹、改爲十部、舊
染汚俗、咸與維新、上下人心、反懷疑懼、國是靡定、或有
暗遣密使而煽動者、或有自家悲觀而怨懟者、或有目
之以異端而欲爲掃除者、或有稱之以排外而欲爲彈
壓者、一大問題、紛紛而起矣。

是歲八月、 師常憂敎人之不遵成規、嘯聚起訌、又爲
文喩如左。

天降大運、敎人此法者、蓋欲其勸善懲惡、抛迷就悟、
益益精進者也、夫何挽近、藉敎凌俗、多行非法、是豈
守正之所爲乎、甚至末流之弊、道以害道、防不勝防、 强包所脅、弱包難支、悖類所肆、善類難保、噫知道者
之所爲、反不如不知道者、可勝嘆哉、鄒孟氏曰、獸相
食、且人惡之、況今人與人食、其違禽獸幾希矣、吾儕
於三十年刀山劍水之中、備嘗艱險、纔脫劫灰、而不
見胡越之同家、竟作兄弟之抮臂、豈非經訓所謂不
面之致、多數之故耶不侫之面喩札飭、更僕難悉、而
一任玩愒、作爲廢紙、寧欲無言、然欲酬 師門傳鉢
之恩、不忍靈友負乘之災、玆定十一條、另布于各包、
勿棄芻蕘之言、永爲金石之典、一遵毋違、余言不再。

一各包事務、一遵當該主司、及別任知委事。

一修身行事、必以忠孝爲本、居家執事、只以耕讀爲
務事。

一勒掘人塚、强奪錢財者、隨現稟官科罪事。

一各包敎徒、恃黨怙勢、不償其所當報之財、反索其
不當得之財者、嚴行懲罰事。

一無論某甲、久近之債帳、切勿干涉事。

一他包敎徒、或有侵勒之弊、指名馳報于法所事。

一本包敎徒、不帶法所布德所文憑、而恣意聚黨者、
卽爲除案事。

一以無理之事、互相究詰毆打者、不可以同門敎友
待之、鳴鼓回示于各包事。

一酗酒賭技騙財、決非敎人之行爲、若有喩而不遵
者、永爲除案事。

一務要服從官令、趁納公稅、勿爲獲罪於營邑事。

一各包事務、無論巨細、一遵法所與布德所指諭、敬
謹奉行事。

九月、 師憂南接各包之煽動速禍、親製通喩文、輪示
各包曰。

夫吾敎、無論南北某包、均是龍潭之淵源而衛道尊
師而已、今聞南接各包、藉稱義擧、侵掠平民、戕害敎
人、罔有紀極、此若不早絶、則薰蕕莫辨、玉石俱焚乃
已、惟願八域各包敎友、文到同時、奮發思想、革面改
心、一遵各該包敎頭之知委鈐束、毫無違越敎規、同
心戮力、期圖伸雪 師冤也。

是月十八日、 師聞敎徒慘殺之報、將欲叫冤於 天
陛、伸 師冤救生命、而招集各包敎頭、於是各處敎徒 之來詣于靑山 丈席者十餘萬人、其招諭文如左。

易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人於
其間、爲萬物之靈、父生之、師敎之、君養之、其在報酬
之義、不知有生三事一之道、則烏得謂人乎哉、 先
師粵在庚申、受命創道、欲明已頹之綱常、將捄已陷
之生靈、反被僞學之目、遭難歸天、尙未伸雪者、迄今
三十有一年矣、惟幸天未喪斯道、互傳心法、通國敎
徒不知爲幾十萬、而罔念四恩之報、專事六賊之欲、
藉稱斥和、反致猖獗、寧不寒心、顧此老物、年迫七旬、
氣息奄奄、而緬想傳鉢之恩、不堪涕泗盈襟、思不獲
已、玆又致通、幸望僉益、諒此老夫之拳拳、剋期會集、
庶竭菲誠、大叫天威紸纊之下、快伸 先師之宿冤、 同赴宗國之急難、千萬千萬。

時竹山府使李斗璜、率京營兵千餘人、始行三南大討
伐、彼匪類徐丙鶴、本是敎徒被捉、依附於時捕將兼都
巡撫使申正熙、獲南部都事一命、反噬敎徒、自擔以詗
捉敎渠、扮作敎人、祕行偵探也。

十月、李容九自黃山發行、與忠州申載淵、洪在吉、安城
鄭璟洙、利川高在堂、陰竹朴容九等、聲勢相應、月
之七日、入槐山郡、時槐山守、要忠州郡駐紮日兵數
百人、潛伏狙擊、酷被廝殺、而砲丸如雨、誓死交仗、彼此
殺傷相當、適日暮、日兵因退舍、敎徒一齊吶喊前進、日
兵之死傷者亦多、翌日由槐山發、徐接主被捉、爲郡
民之擊殺、其子十三歲兒、欲湔父讐、放火郡內、官廳民 舍盡爲灰燼、歷至報恩之帳內、時淸州孫天民、率衆來
赴、淸州兵使李章會、派兵邀擊、敎徒死者亦甚衆、姜建
會、與淸州兵七十五人、接仗於公州之太田、該兵生者
僅六人、時朴錫奎、趙在璧、柳丙柱、吳聖瑞、李福祿、柳賢
柱等、各起兵於沃川地、章會大發兵隊、肆行剿討、又各
築民堡、另設儒會、大加戒嚴焉。

是時、孫秉熙李容九、自報恩帳內、揮動各包、進向于靑
山 丈席、 師引見各包敎頭而諭之曰。

吾敎人之指嫌、差過三個月、則自爾寢息矣、現今多
數敎徒、坐則死、動則生、仄聞全琫準、率敎徒數萬、方
向公州云、君等須往會全琫準、喩止其暴擧、革心改
圖、則天意可回、 師冤可伸、生命可保、各自勉旃

於是、門徒皆應命發行、吳一尙、姜建會一派、轉向懷德
地、孫秉熙、李容九、先率徒衆、約與琫準會于恩津之論
山、李容九至公州之利仁驛、與京營兵、戰于玉女峰、京
兵敗走、容九遂進至鳳凰山、京兵與日兵、從山
上放丸、敎徒冒死前進、兩軍肉薄血戰十餘合、容九中
丸脛穿、因以日迫力窮、一時潰散、更集於論山浦、在魯城郡
南二十里
又爲官軍所敗、轉向全州郡、前派懷德之敎徒、遇
淸州兵於知名場垈、彼此交仗、殺傷過當、伊時琫
準、凡七次血戰于公州之孝浦、轉戰于翠屛、智翠、金盤
等山、及燕岐成岐等地、砲烟彈雨、血海尸山、備經千險
萬危、遂退于論山、南北兩接敎徒、合數十萬、仍留數日、
各包敎頭、與全琫準、誦呪講道、更議料敵制勝之策、琫 準慨然嘆曰、琫準爲師門徒弟、亂道亂法、卽 師門之
罪人、發倉廩、害命吏、卽國家之罪人、攘奪民財民穀、亦
國民之罪人、一死固所甘心、而惟願諸君、益講善後之
策、期於伸雪先師之遺冤、拯濟生民之淪傷、出萬死一
生之計、更爲攖鋒冒鏑、直衝公州之路則事可諧矣、而
顧此湖南敎徒、於屢衄之餘、疲苶難振、尙望畿湖敎徒、
同心戮力、協成大事焉。

十一月、 師在任實郡葛覃驛、聞各包敎人逞
感作弊、深以爲憂、另定都檢察、咸叩其淵源、築底禁戢、
又於敎人處、其住址姓名、受敎年月、使之詳細錄送、以
憑其眞贗、又爲文諭曰。

近日敎徒、或假托而作弊、或托名而售奸、所在肆惡、 凡厥平民、恣意押縛牢刑、小無敬畏之心、聞極駭瞠、
聖訓有曰、人是天也、又曰打人卽打天、無論彼我、均
是侍天之同胞也、藉或有過、切勿敺脅、惟待法官之
裁決。

師遂致函于各郡官廳、凡亂道蔑法之敎人、請以依律
懲勘、又書揭于通衢市壁、如有稱以敎人而行悖閭里
者、須卽來告于附近接所、使之嚴行懲戢。

是時南接各包敎徒等、不遵 師訓、所在煽動、聲言革
命、肆行殘暴、 師致書于日本駐紮兵站所曰。

竊惟貴國與我邦、同在一洲、隔一衣帶、互相唇齒、雖
有龍蛇之宿釁、歲月寢久、已屬昧爽、矧自政府、往在
丙子、更修舊好、開埠通商、隣誼尤篤、雖草野蠢爾之 氓、咸知此箇局面、而況以我修道謹飭之士、豈可有
一毫排擯之思想哉、蓋吾敎、體天布德、繼往開來、益
之以守心正氣、參之以修煉慈悲、融三貫一、屹然爲
新創之一大宗敎、將以濟衆生於苦海、懷嫠憂於漆
室、積有年所矣、匪意南接各包敎徒、藉托 師門、主
唱革命、煽動無知之敎徒、揭竿斬木、勢益鴟張、且要
挾我北接、乘時同倡、而我北接恪遵 師訓、牢拒不
從、則噫彼南接之敎徒、反以道害道、以敎害敎、戕殺
之報、雪片飛至、敝接不獲已、擧衆前往、嚴行禁戢矣、
及其都會之日、貴紮幸勿見怪致訝、有傷隣誼、寔所
厚望。

師又爲致書于各兵營、及日本駐紮兵站所、其文曰

嗚呼稂莠不分、害稼實多、紫朱同色、亂眞可惡、今此
吾敎之創立、昉於庚申、敬受天命、廣濟群品、而反被
擠陷、負屈錮閉者、厥惟久矣、爲吾道者、惟當守心正
氣、率性受敎矯待時機之將至、而近頃湖南一區、藉
托吾敎、主唱鼎革之義、糾合徒衆肆行侵暴、上以添
至尊之憂、下以煽黎庶之禍、已亟駭瞠、而且埋怨於
我北接之凝然不動、所在戕害敎人、不可勝筭、以若
所爲、焉有忠君憂國、可以赤心倡義者乎、今敝接不
忍坐受其困、不得已擧義前往、而及其大衆會集之
日、鄙等當諭以利害禍福、使彼梟獍之性一時歸順、
蟭螟之類立地摧伏矣、貴閫與貴紮閣下、幸勿驚怪
示威、俾卽無礙行動、寔所厚望。

時、各處散亡敎徒、至全州郡、聞京營兵之躡後、又遁至
金溝之院坪、爲京兵所敗、更聚于井邑、泰仁等地、餘衆
尙數萬、前踰長城郡北之蘆嶺、莫適所之、聞 師與金
演局、來留於任實等地、歡喜過望、各前來陪行、從山僻
間路、間關前進、而數萬敎衆之足跡、無人知者、京軍與
日兵、迭相先後、而一無撞着焉、旬餘轉至永同之龍山
場垈、淸州兵及負商等、將欲襲擊、而南有大江、曰尙州
之洛東、其沿岸、卽日本兵站之駐紮也、背則巨嶺揷天、
進退維谷、而官軍四圍砲擊、烟焰漲天、於是敎徒數萬、
皆北向拜祝、以死告天、一齊張空拳冒彈鋒而進、官軍
皆棄鎗卸服而走、敎徒遂進至報恩之北谷、夜爲淸州
兵所襲、死亡甚衆、翌日經淸州之華陽洞、轉至忠州之 外西村、淸州兵又追至、日兵自忠州之无極場垈迎擊、
餘衆盡爲潰散、卽十二月二十四日也。

是時、洪州牧使李勝宇、全羅道觀察使李道宰、大行剿
討、殄滅無遺、以故各處敎徒戕殺之案、若湖西之洪州、
定山、嶺南之星州、晉州、尙州、安東、湖南之全州、羅州等
郡居多、全琫準被捉於淳昌之龜老里、仍爲壓膝、金開
南被捉於泰仁之鐘城、孫華仲被捉於茂長之宣恩寺
石窟中、琫準華仲、以檻車押上京司處刑、開南卽於完
營梟警、其餘任奎鎬、因病自斃、高在堂、成斗煥、車基錫、
竝砲刑、姜時憲、朴錫奎兄弟、被殺於淸州兵營、吳聖瑞、
姜基萬、被殺於居昌民堡、金演淳、柳炳柱、李福祿、被殺
於沃川民堡、朴泰殷、被殺於靑山郡、康翎人成在鎬、延 安人劉根浩、於京司伏誅、成在錫、車裂以徇、金允卿、演淳
被殺於淳昌民堡、自餘各包接主接司等諸人、見奪
妻孥、延燒家屋、死於戰地者、不可勝紀。

是時京畿道砥平郡人孟英在、募集土兵八百餘人、於
所居地高水洞山上、築堡練兵、忠淸道鎭川郡人許文
叔、趙白熙等、亦募得土兵五百人、駐屯於該郡龍水洞
山上、聲言撲滅東學、飛檄遠近、京畿忠淸江原三道之
敎徒、慘罹酷禍者甚衆、皆逃亂而歸忠州郡黃山李容
九都所、不期而會者數萬、此時宣諭使鄭敬源、與許文
叔、率砲軍五百人、入忠州社倉里、距黃山約一里
而次焉、便義司李容九、致書于鄭敬源、約面會談判、乃
單身前往、以同一臣民、當此國事岌嶪之時、自相戕害 萬不妥當之意、痛快說明、敬源義其言、遂退駐于十里
外星山、敎徒等仍卽散會焉。

時孟英在率衆至洪川郡瑞石里、敎徒車基錫等逆戰
大敗之、殺傷過當、塹山堙谷、於是江原忠淸之遭難敎
人、盡歸於黃山李容九都所者、亦數萬。

是時、 師率金演局及門徒諸人、避燹于關東等地、沃
川民堡頭領朴正彬、倡言剿滅東學、圖得靑山郡守、捉
囚 師之夫人及子女、酷施榜楚、夫人至於齒傷脅折、
十七歲弱孃、爲靑山郡知印鄭周鉉勒娶 于是、黃海
道康翎、文化、載寧等地所在敎徒、若林鐘玄、金裕泳、元
容馹、韓華錫、崔琉鉉、吳膺善、金應鍾、成在錫、方粲斗等、
亦聚衆數十萬、與官軍及日兵、開仗數十次、死傷甚衆、 又平安道江西龍岡等地、敎徒金士永等、咸興府金學
水、江界郡李白草等、各議聚衆起包、旋卽散解、皆是信
仰吾敎者、而欲爲 師伸冤故也。

此次各處敎徒之煽動、究其原因、則職由於官吏之
誅求無厭、民不聊生、有此轉相譸張、勢益猖獗、一唱
百隨、八域同聲、以致刀山劍水之慘罹者、難以數計、
其果氣運所關、一變東洋局面而然耶、有非若人智
力之所可左右也。

이 페이지에 제공하는 정보에 대하여 만족도를 평가해 주세요. 여러분의 의견을 반영하는 재단이 되겠습니다.

56149 전라북도 정읍시 덕천면 동학로 742 TEL. 063-530-9400 FAX. 063-538-2893 E-mail. 1894@1894.or.kr

문화체육관광부 전라북도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