닫기

연락처
기념재단
TEL. 063-530-9400
박물관
TEL. 063-530-9405
기념관
TEL. 063-530-9451
Fax.
063-538-2893
E-mail.
1894@1894.or.kr

동학농민혁명기념재단 사료 아카이브 로고

SITEMAP 전체메뉴

1차 사료

사람이 하늘이 되고 하늘이 사람이 되는 살맛나는 세상
東學道宗繹史 동학도종역사
일러두기

第十章 理氣大全及待人接物章

理氣大全

夫天地一水塊也天地未判前卽北極太陰一水而已矣水者者
萬物之祖也水有陰水陽水也人能見陽水不能見陰水
也人之在陰水中如魚之在陽水中也人不見陰水魚不見
陽水也擴轍大悟然後能睹此玄妙之理也何以爲日何以爲
月曰日陽之精月陰之精也曰太陽火之精太陰水之精火
亦出於水耶曰然曰何爲其然也曰天地一水而已矣又況其間
化出二七火奚獨不出於北極太陰一水中乎故曰天地未判
前卽太陰一水而已者此之謂也曰何謂天開於子曰子卽
北極一六水也故曰天一生水者此也曰天一生水水生於天乎
天生於水乎曰水生天天反生水互相變化造化無窮
也然而陽屬之乾故體乾健無息之理有晝顯夜寘 之度無晦望盈虛之數陰陽屬之坤故有晦望盈虡
度與度數往來相配相沖婦人涇道亦體此理也日
用行事莫非道也水生氣氣生水也鬼神也造化也莫非一氣之所使
也何必斯人獨爲侍也天地間萬物莫非侍也是故道家殺一生物損
一人命切勿殺生一則天厭一則傷氣故降厥威罰也道家婦人不
畏天厭氣傷輕打幼兒其兒必死切勿打兒道家人來勿以人來
爲言以 天主降臨爲言也人是天也天是人也人外無天天外無言
心在何方在於天天在何方在於心故曰心則天天卽心心外無天天外無
心人之有心如天之有日日之明兮照臨萬國心之明兮透徹萬理木
屐革鞋大有傷氣之端亦有天厭之理故已有禁之惜土地如惜母氏
膚也肌膚重耶一襪子重耶的知此理體此敬畏之心雖大雨中初
不濕鞋也曰今日始言大道談此是玄妙之理也知者鮮矣行者過矣 閒居時有小兒着屐而趨前其聲鳴地驚起而問曰其兒屐聲我
胸痛矣過淸州徐坨淳家聞其子婦織布之聲曰君之子婦織布
君之子婦織布耶 天主織布耶徐生對曰生之子婦織布曰然其後
語人曰徐生不辨吾言侍坐諸人莫曉其語意也以氣食氣以天食
天以心治心以氣治氣弓乙其形一心字也大凡斯人凝胎厥初一點水而
已至一月其水形如露至二月其水形如一箇珠至三月以化工玄妙造
化手段收其母氏血氣隨入胞門頭圓體天象太陽之數體魄象
太陰五臟象五行六腑象六氣四肢象四時手足從心所欲造化之乎
故一掌之內特排八門九宮太陽太陰四時十二月之數而化生兒生厥
初孰非大人孰非聖人衆人蚩蚩心多忘失大人明明不失天性仍
以率性與天同德與天同化天之所爲聖人能爲人若有病心乃
自誓曰天有如斯之造化豈不能差病底心存諸胸中則病自勿 藥自效矣冷水不可以藥服之信心卽信天信天卽信心大丈夫意氣
凡節無信何生者此也人而無信如車無轍人而有信如五行有土
仁義禮智非信則不行金木水火非土則不成人無信心一等身
也一飯囊而已心信誠敬自在其中心天相合方可謂之待定知心天
相違人皆曰侍 天主吾不謂之侍矣人無誠敬信雖窮年沒
世難透此道之理也有信而無信可惜無信而有信可歎人之行
動氣乎心乎氣爲主心爲體鬼神用使造化者鬼神之良能
也氣使心乎心使氣乎氣生於心乎心生於氣乎化生氣也用使心
也心不和則氣失其度究其根本鬼神也心性也造化也都是一氣之所
使也動者氣也欲動者心也能屈能伸能變能化者鬼神也分言
一理萬殊合言一氣而已正氣安心安心正氣氣不正則心不正心不
正則氣不正其實心亦生於氣也氣是混元心是虛靈也蒼 蒼在上日月星辰所係者人皆謂之天吾獨不謂之天也不知道者不能
覺此言也人是天之塊天是萬物之精也奚獨人衣人食日亦衣衣月
亦食食夫婦和順吾道之第一宗旨道之通不通都在於內外和
不和夫婦不和 天主大惡內外和順則天地父母其安樂之矣女子
偏性其或生性爲其夫者盡誠拜之一拜二拜溫言順辭勿如怒
氣則雖盜跖之惡必入於化育中矣如是拜如是拜終不入化者
出之可也婦人萬物之主人也敬天也奉祀也接賓也生産也
製衣也織錦也莫非由於婦人之手也婦人不敏雖日用三性之
養天必不應男乾也女坤也男女不和天地否也男女和合地天
泰也夫婦卽天地者此之謂也有運有信者一言而盡不信天
理者雖千言萬語無可奈何一言而蔽都在運數一人善天下善
一人化一家化一家化一國化一國化天下化沛然孰能禦之堯 舜之聖幾人出世孔孟之聖幾人出世明天地之道達陰陽之理
使億兆蒼生各得其樂則豈非文明世界耶仁義禮智元亨
利貞四大天地君親五常仁義禮智信其道天地人三才其
業士農工商德崇業廣可以登仕三綱謂君爲臣綱父爲
子綱夫爲妻綱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
序朋友有信人而無倫無別近於禽獸古之聖人有憂之制
禮作樂是故仁義禮智先聖之所敎守心正氣惟我之更定
守心正氣之法大聖更定人是天人道是 大先生无極大道也
吾 大先生无極大道實則非儒非佛非仙故曰萬古无極大道
也先聖不泄根本只言柀葉先生始創天地陰陽日月氣運鬼
神造化之根本苟非聰明睿智達天德者孰能知之智者鮮
矣可歎如干開心豈曰道通與天合德能行天地之造化然後 方可謂之道通天依人人依食上才聖也中才賢也下才英雄豪傑
也人謂我有賊心曰吾無此心子豈此言雖駑不憚改退而語人
曰是誠何心哉自爲而自不知也到今思之則此吾惺道之天心
也自吾有徐仁周後所學者多矣剛直哉斯人明白哉斯人
吾着睡之前曷敢忘 先生之遺訓雖渾寢之時知人之出入
聽人之言笑是曰率性是曰守心正氣守心正氣之法孝悌溫恭
保護此心如保赤子寂寂無紛起之心惶惶無昏昧之失可也罔
談彼短靡恃己長接對人勿爲層下一切如敬天天必賜化
如斯然後庶入於守心正氣之域矣孰非我長孰非我師洞
洞屬屬無晝無夜吾於婦女小兒之言亦有可學而可師
者也凡今之人外飾粉壁紗窓者多矣可歎直心天心好之純一之謂
誠無息之謂誠使此心純一無息與天同度同運方可謂之 大聖大人矣

待人接物章

聖人德化如春風泰和元氣之布於草木群生仁有大人之
仁仁有婦人之仁正己化人仁人之仁心聖人德化舍己耘人凡人
之私心謂之害人以德化人者聖人仁人也以詐服人者亂法也
悖道也逆理也待人接物隱惡揚善爲主彼以暴怒待我我以仁恕
待之彼以姣詐飾辭我以眞實待之彼以挾勢財利辱我害我
我以正直之心順受則自然歸化矣此言言則易體用至難到
此來頭可以見道力其或道力未充卒當急遽難忍處
率多相沖正當如此處用心用力順我處則易逆我處則難是
故待人接物之時忍慾寬恕自責內省爲主凡於臨機事之際以愚
默訥三字爲用輕聽發言必陷於非人讒詐是故來說是非者便 是是非人以是做去則功必歸修事必歸正堯舜之世民皆爲堯舜豈皆爲堯
舜德化中化矣是故此之謂守心正氣若不如是則雖窮年沒世難得守心
正氣之本非人勿直以非人爲言兒樣常如花開形然可以入化成德聖人於
凡人常以溫良薰陶德性諄諄然眷眷曉諭不出於苛責之言聖人辭
不迫切君子不怒而民威於斧鉞是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敎於國一人善
天下善以氣食氣以氣治氣以天食天以天奉天以心治心以善化善道
家人來勿以人來爲言必以 天主降臨爲言是故天以至公無私至仁之
心不擇善惡也故聖人與天同德與天同化與天同仁然後能行天地無
極無窮造化故聖德如天天德如聖與天一體一氣也用心也正故處事見
其心迹故天之用事見於災祥豐稔之間人之用心見於孝悌忠信之間在
天爲元亨利貞在人爲仁義禮智故元亨利貞天道之常仁義禮智人
性之綱故曰物吾同胞民我同與故天地神明與物推移故曰至誠感天故 曰心和感應通心不和不感不通故曰淸明在躬其知如神故曰不患人不
知惟患學不至故吾道博而約精一爲主故以信心信天爲主故誠敬信
道之第一宗旨故有信然後有誠有誠然後有敬有敬然後道自生
矣故曰在誠在人一則人一則誠苟不敬心至誠誠敬信爲外物可不愼哉
故曰先信後誠萬理貫通都在於三字然而易則易難則難有信
誠者易於反掌若不實誠敬信難於上天 先生主問曰父母受天命
胞胎之時侍爲侍字可耶父母天命于造化之氣守心正氣滿十朔後落地之初
侍爲侍字可耶 先生主敬受天命布德後降靈之日侍爲侍字可耶右問
三可之中快言其可上達伏望致誠之法倚壁設位可乎向我設位可乎
快言其可上達也人之行動以心行乎以氣行乎心使氣乎氣使心乎心
生於氣乎氣生於心乎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知也否知天乎知氣乎
知鬼神乎天非天也天是我我非我也我是天故曰欺心則欺天知也 否呪文▣▣發明其萬物化生之根本守心正氣四字更補天地損絶之
氣知也否反道者侮道者反涉慨然不足深責此理知也否造化也否
無爲化氣知也否此是人爲人之理然耶否耶天地都是氣一塊水
點於千萬物皆其中化矣其然乎▣然乎以氣食氣以天食
天以天奉天以心治心以善化不善於中快達其理日食狗鷄之
肉酒色雜技此非背道亂道亂法也道在用心處事率性之
地熟察之▣▣問晝思夜度必透其理則是可謂君子具
得衆理明應萬事者也伏願 僉君子一▣在▣熟讀詳味
入拜函筵之日論理上達伏望大抵此運回復 天皇氏根本創
出此道則在書契以前之事孰敢能知 天皇氏初無父母則
天皇氏父母其誰云也 天皇氏則天也本無父母而以氣成形現
於世間化出人形以人生人化出羽族三千毛蟲三百各有厥類後 始有君臣父母之名號矣究其根本孰非 天皇氏之子乎苟
如是則天地萬物之父母云者是耶非耶其後聖賢首出正三綱
五倫之法敬天命順天理然而比敬天地父母無事孝天地父母之體
彌留五萬年矣吾 大先生主始創事天地如事父母之體天地若
非萬物之父母則已的知父母、則與父母同事之義的然後疑乎
其或有疑乎近日學者不知此理或歸之於虛無或歸之於異
端或歸之於些少此可謂蜀犬吠月亦係於古今初聞初見之道
故也▣以常情不信猶或可也毁之猶或可也實不知天理之
故也反涉慨然何足深究能知此理然後能知侍爲侍之根本
能知侍爲侍字根本然後能知定爲定之根本能知能知定爲
定字根本然後能知知爲知之根本能知知爲知字根本然後
始覺天地父母同事之義怳然爲疑矣雖然此是査然之事 難測之言知者鮮矣其或不知此理不有運數者千言萬語初不入耳都
是運數也何必煩話所以數言而止耳年前函曰吾夢見孔子君等
方製文字也孔子見之曰似有拘礙之端刪削存髮乙未春夢
先生降臨各處道人大會而前事是非崩騰 先生無言微
笑曰未脫一苦人快知天地肥土如父母血肉肌膚則雖大雨中
水不濕鞋豈可人人知道或有依於運或有依於數或有依於氣
余雖不敏受天之命承師之訓▣歷萬劫辛勤到此者運也數
也命訓特重也故才不如綸綸不如運也吾工夫時能見九十里
來人能見邪氣止呪心告曰道必如此則不爲此道其後更無
此氣此是小知非大道正理血心工夫之時能聽天語患難相救貧
窮相恤先賢鄕約故不誠無物故天地神明與物推移故曰至
誠感天故曰不患人不知惟患學不至故誠敬信道之第一宗旨

丙戌作

不意四月四月來、金士玉士又玉士、无極大運作心誠、圓通
峯下又通通、今日明日又明日、何何知知又何知

己丑春 降書

日去月來新日來、天地精神令我曉、
分蛤無頭當日寺、矢口弓弓鳥也、乙乙、聖諱加八亂執鳥頭
以入刻苛逢秋寔無冠山不利水不利利在晝夜彎弓之
間、 少來墳典靑春日、老去經綸白馬嘶 時有其時時處
處、山之鳥也爾其知、世▣誰云何聽狐、他日能濟池殃魚、
非無義理大運中、白日無光獨醒眼、虹橋消息無人到、
回首南天幾望餘、不聞他日不聞事、非月非日時時來、

龍潭傳授敎訓

忝處薰陶之列荷蒙傳鉢之恩歸眞心學修煉庚夏之運
合成有年甲春之事痛心無地无極大道 先生降靈之
日誠心一片弟子追遠之感今當忌辰

心卽天天卽心心外無天天外無心心兮本虛應物無跡天地
之道一氣而已萬物化生都在一氣 兒養淑氣然後能
知道味 日用行事莫非道也 天一生水水者萬物之根
源也 渾元之氣莫非水也水生氣氣水也一氣成形天地之
數化生萬物之理也理氣根本透後方可知也明德命道
誠敬畏心踐履能行然後始可入聖矣終身勞力不能此不
能用天地之造化也入聖然後任意天地之渾元一氣也。

修道行道法文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巧言令色鮮乎仁矣 有事則以理應事則坐靜存心多言多慮最害心術
憤怒則天地父母不安其所矣 淸明在躬其知如神淸明
在躬之本心則內道至矣盡矣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恐懼乎其所不睹戒愼乎其所不聞 毁瘠傷生君子謂
之不孝 論人長短大害道德守心正氣則道在其中故道
成德立在誠在人除惡善心始可成德也

天地圖來一掌中、大道行盡二字分、人不侍天天率人、
不爲言言敎口、耳不聽聲聲續耳、舌不知味味敎舌

辨論八節韻

我是天也天是我也我與天都是一體也然而氣不正而心有
移故違其命氣有正而心有定故曰合其德道之成不成形
都在於氣心正不正如何耳明德命道四字天人成形之根本 誠敬畏心四字成物後克復赤子之心路程節次也講論八節如何
送余心於其地我也遠不求而修我我也欲言浩而難言我也
料吾身之化生我也理杳然於授受我也顧吾心之明明我也我
爲我而非他我也度吾信之一如我也我外豈有他天乎故
曰人是天也然則我與天都是一體一氣除去物慾透得道
理則至大至天至化至氣至正至德摠是我也誠敬畏心待人
接物萬事天也至化至氣至於至聖之節次路程也此則斷無
他論是亦非我言耄惟聖之訓也惟我僉君子明辨力行踐
履眞天共成大道之大願

踐實勸學文

侍者內有神靈外有氣化 海月先生主分柝曰神靈者落地初赤子之心
也外有氣化者胞胎時降靈也此說至而盡矣然而道德者同有 內外神靈氣化初非二致一理中散之理也呪文註釋內有神靈論學
文、章外有接靈爲敎則靈與氣本非兩端也都是一氣也天與
人分言心之依身如天之依萬物也心兮本虛應物無迹天亦
虛靈如無形而有迹則心與天本非二物也心卽天天卽心也守其
心正其氣則無所不通也主者崇天地父母之意也造化無
爲無爲則玄妙玄妙則鬼神鬼神者難測知者知矣實所難
言處造物難形謂之造化也合天德定天心始成人之形體故
曰合其德定其心也永世不忘者限平生存想之意也的知此受天之理
然後能受天之指敎故曰知其道而受其知也是故十三其文
人爲人之根本也透徹根本則能通造化無所不爲也敢發愚見以
爲僉益不恥下問之質或曰侍者影也影者氣形之隨
物也至化至氣則至於至聖者豈非正乎

是時辛卯十月、道儒尹相五、南啓天、等分門立戶、
黨同伐異、故湖南左右道各包道人之心、互相猜疑、
靡有底定、金洛三、率十六包道人百餘員來控于
師曰現下湖南左右道、便義長兼都接主、雖以南啓
天、差定、然不可服從也、金演局從傍倡言曰、吾道今
當後天五萬年闡明之運、何可言等威之舊慣乎、
無論是班是常、業經丈席差定、則務須承命服
膺、期於增進吾道、是弟子之職也、洛三、不敢再
言、諸道人皆唯唯而進退矣。

同年十二月、 師搬移于忠州郡外西村、蓋因辛在淵之周旋
也、一日或有問於 師曰吾道之運何時亨泰乎、
師答曰第待山皆變黑、路皆舖錦、與萬國通商之時。

歲壬辰正月、忠淸道觀察使趙秉式欲戕害道儒、
師慮其中傷、移寓于鎭川郡扶昌里、文喩于各包道儒、
其文曰、大全與歌詞、卽我 先師之受道眞詮、受天命
敬天理之玄旨也、況又諄諄降敎、昭載方冊、其所崇奉、倘
復何如、凡係進修之節、尊閣之方、詳細開列于左、嗟我
道人、罔違繩規、勉勵遵行焉。

一道儒閱覽大全與歌詞之時、或有臥看者、或有側身而
誦者、或橫揷於腰間、或抛置于塵簏邊、不敬莫甚、
寧不滋悚、仄聞各道人、慮有指嫌之目、稱以匿跡、或
掘地埋之或恣意燒却、或攙之於簷隅云、慢天侮師、胡
寧忍斯、大全與歌詞、但虔奉於接主家潔淨處、如有
聽講問難者、另着道袍、躬往接主家、設屛卓焚 香四拜後、跪坐承敎事。

一道儒以孝敬父母、內外和順、爲主事。

一大全與歌詞、如有私自剞劂、任意繙謄、發售於各
道人處者、是紊亂道規也、其所私印販賣者、與受同
罰事。

一道人相詰之弊、苟究根因則專由於兒攬道權、其在
相孚、寧不致慨、凡我道人、懺悔宿愆、割絶慾念、
期於守正歸眞事。

一吾道是後天開闢之運、无極眞空之道、蓋其宗統
眞源、靈靈昭昭、罔敢有一毫紊亂、而近聞各包道儒、
妄尊自大、或此包淵源、移入于彼包彼包淵源、移入于
此包、不寧惟是、私自譏其頭領、毁其宗脈、是可忍 也、另加警惕、務令歸一歸眞事。

一欺天者、悖理者、惑世者、鄙吝者、奸佞者、俱係亂法亂
道之人也、各自遷改、無獲天譴事。

一師友間固有賙恤之道、而此外另以珍需異品私行苞苴
者、有非君子之交道常情、一例拒絶事。

一道人家婦女、或不順天理、妄打幼兒、寧不驚悚、打兒
卽打天、切勿妄打事。

是月二十五日、又爲文諭、禁魚肉酒烟、及衣服之侈美、其文曰、
人是天人也、道是 先師无極大道也、其在敬天隆師之
道、雖日用常行、飮啖服飾之事、罔敢毫忽、而魚肉酒烟
牿喪天性、澌綴眞元者也、衣服之侈美、自速不稱之譏、有
違寧儉之戒、此若仍置、弊將何居、古經曰聖人無慾、君 子遏欲、凡我道人中賢聖之姿、能有幾人乎、苟非生知
者、擧皆有作成之質、何不防微杜漸、有補衛生、成就
儉德乎、傷生害道等物、臚列于左、咸須斤察恪遵可也。

一魚肉酒烟四品、於學道人之調榮養胃、有害無益、

一例嚴禁事。

一木屐有傷氣之慮、革履有濫奢之弊、一切禁止事。

一統營笠、洋紗、洋布、紬緞等物品、一切禁斷、只着綿
布麻布衣、及濟樑笠事。

一六十以上道儒之着紬屬、少者之公禮服、不在此限。

二月二十六日、 師文諭曰、今春享禮勿爲會集行禮、各道
人家、別設齋所於後院淨潔處、而勿爲舖席、每夜亥時、
只用新磁器、盥奉淸水、克敬克誠、跪祝以廣濟蒼生之 大願、而始自三月一日、若有故、則初九日爲始、又若有故、則十五
日爲始、限百日至誠祈禱、無或踈忽可也。

同月二十九日、 師又諭曰、當初六任員之差定、擇其各包道人
中有碩望篤行之人、一以爲調濟之方、一以爲勸學之道、
挽近以來、規模解弛奬源滋蔓、各該接主、或循情面而妄
薦、或拘事勢而徑差、甚至於家家有帖、人人得任、而不
但昨入今差、例有兼帶之弊、惹人指斥、安知不由於此
乎、從玆以往、差任一款、姑爲停輟、灼知望實
俱隆然後、鱗次陞遷矣、咸須體諒、星速布諭。

是五月、 師移寓于尙州郡、旺實村、蓋因權秉一、之周旋
也、 師謂門徒曰呪文十三字卽人也、食卽天也。

同年三月、 門徒徐仁周、徐丙鶴等、以 濟世主伸冤事、呈單于忠淸道觀察使
趙秉式、又呈于全羅道觀察使李畊稙、
使之轉奏、 天陛、俾雪冤案、且請關節列
邑、禁戢守宰之侵虐攘奪、而錦關旣
已得之、嗣又完關將發之際、道儒卽旋解
散、由是師門之冤未伸、官吏之壓迫有
浮於前。

先是己丑十月頃、辛正燁、徐仁周、姜漢
馨、丁顯爕、等被捉而漢馨、顯爕、遂
正刑於京司、仁周、正燁、仍竄於絶島矣、
同年六月、徐仁周、得保見釋與徐丙
鶴等、密密決議、進稟於 師、呈冤 于完錦兩營、得題解散後、徐仁周、
仍還匪所徐丙鶴、脫身在逃、由是列
郡大同捕縛。

自是時、李盧林三人、稱以按廉、奉
命下來、威喝徵索賄賂、 師又文諭
各包、其文略曰。

法者天下之公、非一人之私也、現聞李盧
林、三名者、稱以三道御史、奉命下來、暗
囑某某淆雜輩、使之轉致于道儒之
稍饒者曰、吾以東學廉察下來矣、若
人姓名、業已偵探懸錄、若行厚賂則
已、否則轉報京司、發捕押上云云此三 人均是奉命、則公正廉察、對揚君命事理之當
然而焉有憑公營私、誅求無藝乎、第觀動靜、雖呈
邑呈營、以至伏閤、期有辨明之道、彼雖有侵漁之端、各
包道儒、一遵此諭、切勿分文施給事。

이 페이지에 제공하는 정보에 대하여 만족도를 평가해 주세요. 여러분의 의견을 반영하는 재단이 되겠습니다.

56149 전라북도 정읍시 덕천면 동학로 742 TEL. 063-530-9400 FAX. 063-538-2893 E-mail. 1894@1894.or.kr

문화체육관광부 전라북도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