닫기

연락처
기념재단
TEL. 063-530-9400
박물관
TEL. 063-530-9405
기념관
TEL. 063-530-9451
Fax.
063-538-2893
E-mail.
1894@1894.or.kr

동학농민혁명기념재단 사료 아카이브 로고

SITEMAP 전체메뉴

1차 사료

사람이 하늘이 되고 하늘이 사람이 되는 살맛나는 세상
東學道宗繹史 동학도종역사
일러두기

第十四章 松菴庚子設法

明治三十二年己亥二月各包龍潭傳授敎訓遺書、發佈如左

心卽天、天卽心、心外無天、天外無心、心兮本虛應物無跡、天地
之道一氣而已、萬物化生都在一氣、 兒養淑氣、然後能知
道味、日用行事莫非道也、 天一生水水者、萬物之根源也、
渾元之氣、莫非水也水生氣氣生水也、 一氣成形天地之
數、化生萬物之理也理氣根本透後方可知也、明德命道誠
敬畏心踐履能行然後始可入聖矣、終身勞力、不能比不能
用天地之造化也入聖然後任意天地之渾元一氣。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巧言令色鮮乎仁矣、有事則
以理應事無事則、坐靜存心、多言多慮最害心術、
憤怒則天地父母不安其所矣、淸明在窮、其知如神淸明
在窮之本心則、內道至矣、盡矣、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恐懼
乎其所不睹戒愼乎其所不聞、毁瘠傷生君子謂之不孝、 論人長短、大害道德、守心正氣則道在其中、故道成德立在誠在人、
除惡善心始可成德。

警心法

我心不敬、天地不敬、我心不安、天地不安、我心不敬、不安天地父母長
時不順、此則無異於不孝之事、逆其生存、父母之志也不孝莫大、
孰過於此戒之、愼之、天地父母永侍不忘、如臨深淵如履薄氷、至
孝至誠極盡人子之道伏祝伏祝耳

以心伐心、以我伐我、我心相戰是何故也、善心惡心、同時發惡、
心不負善行、强作此將奈何奈何、善能除惡則可也、惡能除
善、至於心傷氣傷、氣血亂動紛雜一身大傷則片心尺身、將無
扶持之策、若至於此境、此則甚於以杖行我身而大傷之境也、豈不
大悚大惶哉、故君子無不敬也、敬身爲大極、修心正氣、以敬其 身之地伏祝伏祝、心不善樂天不感、心常善樂、天常感應
故、曰心和則身和、身和則、家和、家和則天下萬事、自然、和
成其中也、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爲本、此之謂也、
敬心悅天、樂天、共成大之地伏祝、人生道生恩莫大焉、敎人此
法恩莫重焉、天德師恩、暫不弛於慕仰、守心正氣、近
莫近於天地散心傷氣遠莫遠於天地。

守心篇

人、祝子、自然、生於理氣之中、孰不敬於天主、亦不慕於天人
乎、飢渴自甚、若其一飯之食、化出於自然之中孰不思於天
德、亦不告於時時乎、大凡天開地闢后先聖后聖、無日不絶、
然自不矯於侍字之明而吾 大聖始創侍守之明辨、曰二字
盡矣、人生於人人各有性心、一動一靜、自知自行故、有吾無天 耕而埋種、力以食之故、有功無恩、豈不㦖悚者乎人生於人則、是
何爲人、埋種於食則是何爲種乎吾 大聖无極初化生、接
靈降話之根本故、曰開闢初天皇氏始創之運也、勿疑勿疑
信之、四時有序、萬物生焉晝夜翻覆日月分明古今長遠、
理氣不變者、天地至誠無息之道也、 國君、制法萬民和樂、
大夫治法朝廷正肅、人民治家、家道和順、士者勤工、國運興焉、
農夫力穡、衣食、豐足、商者勞苦、財用豐備、工人勤之器械
俱足、此人之誠也、不失至誠無息之道乎、 天子敬之諸候
悅服、諸候敬之、百姓歸之、大夫敬之、國家長興庶民敬之
家道歸和矣、心敬則、氣血、泰和、人敬則、萬人歸之、物敬
則萬物來儀、敬之敬之也夫底、 理氣不易、四時不變、古
今有定者、天地之信也、堯舜立國、至今繼之、古聖制法、今人 行之者、人之信也、 天子失信、諸候去焉、諸候失信、百姓散焉
大夫失信、國家危焉、百姓失信、家産敗焉、士者失信、聖
道踈遠、農民失信、飢渴自甚、商者失信、禍厄不免、工者
失信、寒暑不避、故曰先信后誠、不失誠敬信三端也夫底、
道自始而出於天、觀其動靜、神通明明之德、應其下萬物
之化育也、造化丁寧之道在於其間而日用之儀也、法者固
由於王章之前、非徒宮墻之所爲下其萬民之所習也、故治
國平天下之道只在人君之治法不係下民之危也、故王者聽
天命而敎化之民也、惜哉若非堯舜之大德、孰能知於所
爲者哉、似此愚慮之末學、敢告于天人相依之際、天有
於上、日月係焉、地有於下、萬物載焉、人生於其間變化無
窮、天道不順則萬物不調、人心不正則理氣索焉故聖道 長全、雨順風調、▣聖言久遠則、世踈俗矣豈不無久遠之歎
哉、然近來夢昧餘生、天上有世界云、地下有地府云、於理可當
乎、龜龍至靈、智不過雲水之間、魚目聽明、精不穿海外之
陸、聖道貫天慧不過天高地厚之間、鸚鵡能言意不過
鳥獸之類、天理之昭明於此盡矣、天命之所在各知不移
者於斯盡矣。

唱韻

天地圖來一掌中大道行盡二字分 人不侍天天率人口不爲言言敎口 耳不聽聲聲續耳舌不知味味敎舌

癸亥仲春、旬望 松菴孫天民

授受明實錄

天、化生萬物、意屬形體任意用之也、人、生子生女愛而 養之及其終時、意予子孫傳家萬年、夫聖賢統率
天性、敬以誠之、及其至也、夫天以意屬形體、任意用之、明兮
侍字、豈非信兮、豈非敬兮、故生靈之前敬以致誠者
與人罷惑於物各有侍 天主之根本能得天地無窮
變化的實、速達萬事知、奉天合德之實常者也、根
本的實、依壁可乎、向我可乎、人之生子、意予傳家目
前之怳然、死後奉祀、未惑之餘誠、然傳來風俗死後奉
祀、倍加生存何者生予傳家、在予目前、如是沒覺、反
是取末、又況死後推心、在於妙然、何敢分析論其實常、
生予傳家、死後推心、使予推心乎、與壁推心乎、六聖
賢之德、化被草木、無不干涉、授心人人成道、授與受
者、明若觀火也、 聖訓聖德、念念不忘則聖心神明、我 心燭矣、論其授受、依壁授乎、依人授乎、與人授受、怳然無疑、
以此觀之、向我設位、豈不可乎、論其念字、人之相思、思則置矣、
不思則無矣、以此推之、天德師恩思則存矣、忘則亡矣、天德師恩、
念念不忘、至化至氣、至於至聖矣、 聖訓曰人是天人也道是
大先生主无極大道也、何者、人是天人也云者、天以化生萬物、
意屬形體、任意用之者也、道是 大先生主道也云者以侍
定知三字、以明天地、無窮之根本、布于天下、人人合德成道、
永世不忘者也、以此論之、其分釋難矣、以愚昧之心量之、則
初學立德、以侍 天主三字合德更受 先生布德以萬事
知三字、大道見聖若何言何、畵工欲圖千萬量度、投筆
成圖、量心照形者、比如依壁設位者也、爲人成道者每念
聖訓體用德行傳心受心豈有間矣哉間或齊心默然 正坐敬念授受之際則、以神明聖道怳然降▣、至化至
氣無時不明無時不敎也、合用朗知自量也夫、

敬通

龍潭水流四海源、 天一生水之根源、
劍岳人在一片心、无極化生化育之大德、
荷蒙薰陶惟在傳鉢、此人性之綱也、

道在於其中、弓天乙人、運高無代天皇、地皇、人有本
體自侍知侍、運回太古、以定知定、時有四時、自然知知、
肆筵設法、虛靈知覺、立綱學習萬事達通非徒心
至、曲學之謂也、惟在正心、順理之此也、苟如是則、

龍潭水流四海源、
水雲大先生主天皇氏、高明之根源、 劍岳人在一片心

海月先生主地皇氏博厚之恩德、荷蒙薰陶傳鉢之恩、開
闢以后次次傳授、聖心五百名道通之淵源也、此豈非道
統設法之連脈乎、所以 奉承命敎更入於兩位
先生前、次第擇人爲先五百名中上材五十名先出之意也、
天地剖判后更定胞胎之數特設人皇氏人道綱領之法也、
伏願出類拔萃之 僉君子、盡誠盡敬、保若赤子
大慈大悲、修煉成道、一以貫之、共參大運之地千萬幸甚、

一、其前則只爲入道于天主前不爲入道於兩位
先生前 師門道統之義果安在耶、人是天人、道是
大先生主之道亦在安乎、如是不矯而做去則過去五百代
然后、似出五百人當場 龍潭 劍岳兩位 先生薰陶之下、上中下材、五百名沒出之命敎、歸於虛地可
乎、先覺、覺后知天理之自然而若不如是則怳若無綱之網、歸
眞歸一無路、以此各悉依法恪遵速通大道事、

一、今此設法雖方今頭目或有未參上材者雖在下姑無任之人將
有拔薦入道者矣、奚獨頭目乎、以此諒悉勿恃頭目、
勿使自尊、各須守心正氣無參、

先生傳授心法事

一、雖各道便義長、各道大接主、自此設法兩位
先生法席、濟濟入道矣、以此知悉事

一、雖有先后覺分別、亦有上中下材之品都在於龍潭淵源、
劍岳道統之下五百名、同列同品、兄弟之行設法之意也、
以此諒燭事

一、今此設法立規奉承
海月先生主遺訓命敎而奉行者也、實非私意也伏願
僉君子以此各悉敬命順理以彰
大先生大道大義事

庚子秋七月七日 松菴孫天民

이 페이지에 제공하는 정보에 대하여 만족도를 평가해 주세요. 여러분의 의견을 반영하는 재단이 되겠습니다.

56149 전라북도 정읍시 덕천면 동학로 742 TEL. 063-530-9400 FAX. 063-538-2893 E-mail. 1894@1894.or.kr

문화체육관광부 전라북도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