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禀目事. 伏以治病者, 忌一時之瞑眩而棄十金之良劑, 則病必成痼. 鼓琴者, 視羣絃之亂錯而不改更張之柱, 則琴必不調也. 何者? 本邑之邑勢民情, 如成痼之病不調之琴, 而空官數年, 百弊添生, 兼官督刷, 互以客劑生手, 不無顯效, 而元不如始終治調也. 邑之十七弊件, 竟致民擾, 勢將拔根, 弛張而後, 可期蘇生和調之漸, 而何幸明府奉命玆土, 張趙之廉明, 馳聲於下車之前, 召杜之撫字, 施澤於視篆之後, 可謂文昌星回合浦珠還也.
噫! 本邑民擾之倡, 雖是寃欝而緣也, 亦莫非動激而致也, 則諺所謂打頰於欲哭之際也. 究其情則哀矜, 而執其跡則不免於冥頑亂類之致也. 民擾之際, 胥動浮言, 本土士類, 渾溺於黨錮之禍, 勘罪營邑, 則豈敢曰非罪縲絏, 而推究情實, 則亦莫非嫁禍之端因也.
民等固當毁冠歛迹, 更不欲出脚參列於民邑事聚會之席矣. 閤下來暮弊局, 未滿一朔, 鍊熟吏事, 牛刀鷄割, 無不迎刃恢解, 可革者革, 可矯者矯, 奸猾莫售, 滯屈得伸, 寒後陽春, 庶回於陰崖. 故民等思見德化之新, 更扶已植之杖, 延頸來聽於梅軒之下, 則上項弊件, 成完文成節目, 營邑成帖, 以爲永世遵行之規, 許多公用之歛民者, 參酌緊歇緩急, 緊急者勘之, 緩歇者却之, 可停者停之, 莫非弊局殺歲深恤民隱者也. 民情雖係艱難, 奉公之道, 當用者不獲已歛民. 故撮其最急, 則數至七千八百八十兩三戔也, 而從民願逐戶分排, 此亦公私便宜之方. 故玆敢齊聲以禀城主前.
甲午正月日
後
盧奭洛, 金思栢, 金鎬源, 鄭在鳳, 朴昌煥, 曺甲麟, 金禹源, 李炳林, 金基元, 明處弘, 鄭錫奎, 金禹鼎, 辛鐘億, 權達元, 宋錫基, 黃漢奎, 崔尙模, 卞致元, 彭龍伍 等
[題辭]
毋論緊歇緩急多少, 斂之一字, 不覺背粟而氣縮. 雖値豊年樂歲, 蔀屋殘民, 猶不暇仰事俯育, 況添此夥杖之錢乎? 念到於此, 恫若在己是矣, 旣出於不獲已之端, 至有此共一邑之論, 今雖許施, 憧念未已向事.
十七日, 在馬浦.
行使 (署押)
此亦中完文節目, 一遍詳考後, 從當許施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