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東擾
吳勉宰
嗚乎。現今人心騷擾。揭竿聚黨。到處涕泣。觸目傷心。惟我聖上愛民之宸衷。九重玉體。靡日安定。特下丹綸。反覆宣諭。終不歸順。是豈義徒乎。拒迸皇命。不可謂之忠。不順父老。難可謂之孝。爲臣爲子。不忠不孝。而冒稱義旅。言念及此。肝膽摧折。不禁賈生之痛哭。袁安之流涕也。
嗟我同胞。明聽老耄之言。夫民者。國之本。民若不靖。國何以寧。國而不寧。民何以生乎。矧玆湖南。雖僻在遐外。素稱以忠厚之方。國家之所倚重。而尤有別於他省矣。不圖今日民之不靖。乃至此極也。此寔出於誤解時宜。募聚徒黨。煽動村閭。或被焚蕩。或至渙散。究其情形。是乃剝割之所驅。飢窮之所迫。抑因一時之憤慨而然歟。嗟我同胞。習慣膠固。猝難改革。時局便否。未及周察。互相妄動。在在擾亂。駸駸然入於滅亡。徒貽聖上宵肝之憂。自招玉石俱焚之嘆。君等以義爲名之意。安在哉。
有三不恃者。君等之徒黨。不過是村雇峽傭。朝聚暮散之輩。不整隊伍者也。及其危急之境。則必不攻而自罷矣。不可恃者一也。君等機械。不過是陳硝弊銃之家藏庫拾。不甚精銳者也。値其告乏。則必無繼用之處矣。不可恃者二也。君等之糧饋。乃是斗穀貫錢。勒取抑貨。朝不慮夕者也。安能支幾箇月。不可恃者三也。君家之情。想像白首高堂倚閭之情。紅顔深閨登山之望。蒼天悠悠。白日矇矇。孰不抆血。人非木石。豈不無痛恨之心哉。
君等俱是生此邦國。莫非吾王之民。宜其家室。愛慈妻孥之人。有此今日之擧。天下萬國。未聞有以義而害君臣。以義辨。惟彼匪類梗化猖獗。謂乘陽九。恣逞朝三。上貽宵肝之憂。下肆侵虐之害。官不施令。民不安堵。凡有血氣者。孰不憤惋乎。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顧今本面數百之戶。豈可十室之比哉。凡我同盟之人。皆敵愾賈勇之士也。絶纓盜馬。猶思圖報。而況擧蒙五百年休養之恩澤乎。必勞新亭之泣。宜痛潢池之弄矣。
惟願忠信之甲冑。禮義之干戈。同心齊奮。廓淸氛翳。佇睹昇平。則豈非臣民之萬幸耶。至若違盟者。斷不饒貸。而卽報于上司。依律懲勵矣。加加勉旃。毋至有悔焉。
甲午八月 日 鄕約長。吳晙庠
鄭琦鉉。梁彩黙。姜權永。吳芝庠。孫宗表。梁相璇。韓幸黙。
梁道黙。梁祐黙。梁相兆。朴鴻基。金學泰。梁昌黙。金晟喜。
鄭鼎鉉。鄭達鉉。金顯珍。金聖奎。金濬培。朴揆秉。金珍泰。
梁相祐。高濟伸。金光浩。金相溫。張大運。張大揖。孫東輝。
朴賢基。吳祐庠。梁敬三。吳宗庠。朴英根。孫東輝。吳秀庠。
金逴培。金聖彦。鄭學八。李秉觀。李觀喆。張德瑞。張大楫。
發令。痛切吾君之見欺。然則束手而見削可乎。畏死而求活是否。以此貌而祭祖。豈曰吾有孫也。以此心而事君。豈可曰國有臣也。噫。數百年之綱常禮義。掃地盡歟。三千里之血氣男兒無人歎也。頭可斷。髮不可斷。國雖亡。義寧俱亡。凡我僉座。俱有秉彛。必無異意。勿撓志於威喝。克守先王之舊章。各勞力於奮忠。共雪聖上之憤恥。彼雖有飛丸大 古人之刱業始事。必有盟焉。山礪河帶。國家之盟也。甘誓牧誓。戰陣之盟也。鷄坍車笠。朋友之盟也。今我數百義士。一心效忠。而可無其盟乎。此忠信之士所以錄。而條約之所以定也。
不侫猥參執綱之任。撫鎭一坊。千里戀闕。每切犬馬之誠。一片靈坮。秪在熊魚之義。而傷骨肉之義。且以事理言之。徒逞血氣。不揣時勢。不思自家之力量。前頭之禍福。而能成其志者。古今歷史所未有見也。無或狐疑蹰躇。幸須幡然改悟。此實忠君之大義。孝親之大節也。各歸其鄕山。安堵樂業。養我身力。合成團體。有志之士。應時之雄。濟濟而起。長袖舞坮。復我土田。國有富强之日。民有泰平之日矣。嗟我同胞。獲罪于天。無所禱也。咸須知悉。無至噬臍之地。千萬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