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以臣於頃日。 有所猥冒叫瀆者。 寔出於憂愛。 迫於憤欝。 而辭不達理。 極涉悖妄。 跧伏屛息。 恭竢威譴。 惟我殿下。 察其情而恕其戇。 不惟不罪。 乃降寬諭之恩批。 臣於此感惶靡定。 自然流涕。 庸陋無似。 犯忤疾號。 猶蒙寵遇諄諄不已。 仰思俯揣。 若臣一人。 豈敢不隕首結草。 以報涓埃之萬一乎。 凡於王事之勞。 回互而占便。 則挨以分義。 罪莫大焉。 臣雖䝉騃不學。 質猶木石。 亦嘗聞。 斷斷無他。 鞠躬盡瘁。 爲臣子者。 終身佩膺。 獨自謄口而鏤肺。 以此做去。 期免大戾。 可效微悃。 至若臣參務之職。 駕海何憚。 駐舘非苦。 况成命已久。 戒行在邇。 惟竭厥志。 務應曲當而已。 猝有何可辭之意哉。 見今君辱國耻。 往牒未有。 搢紳韋布。 幾乎淚欲血而膽欲裂。 且至閭巷婦孺。 遠近生靈。 莫不痛憤願一效於鋒鏑之下。 人心所激。 天理應之。 彼之匪久。 奔北狼狽。 亦可執契也。 臣亦具彜性中一物也。 寧使就之獲俘。 叱罵以雪。 充於編伍。 肝腦是塗。 其何忍稱使號。 而黽勉往赴。 乃忘憂愛。 而反與毀侮。 自抑憤鬱。 而強作歡忻乎。 若或以爲臣適値事變之會。 欲托辭而規避。 苟如是究。 何辟不置。 顧臣之危忱苦心。 自不能已者。 天地臨焉。 鬼神質諸。 玆敢覼縷爲煩。 荐屑宸聼。 伏乞聖明。 曲垂矜諒。 特許臣必辭之義。 仍治臣難逭之罪。 六月二十日。 治疏呈之。 而其翌早有倭兵犯闕之變。 其登徹。 未確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