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變日益甚。 吾輩死生無足恤。 柰國事與世道何。 言之痛心。 到此地頭。 不敢問他。 但有一言仰陳者。 昔聾溪李公【秀彦】。 當時象之日乖。 左遷爲完伯。 未幾又見遞。 公到中路。 使偏裨納符。 直還鄕廬。 自號以聾溪。 絶口不言時事。 客有來問者。 輒指堂扁以示之。 屢除官不赴。 惟世子嘉禮成。 一造朝。 尋歸。 當路者來見。 盛陳保合之道。 公笑謝曰。 保合非田野人所可與知也。 及渡漢。 農巖先生來別曰。 擧世皆醉於富貴。 不知有名節。 公獨急流勇退。 以勵衰俗。 實爲世道賀也。 後陶菴李文正撰碑文。 稱其事而美之矣。 今日台監此行。 與聾溪同而時象之危險殆有甚焉。 苟能因此遞歸而絶意謝世。 不復仕進以存名節。 其於厲衰俗扶世道。 當何如哉。 不愧爲今日之聾溪。 而亦將有農巖之賀陶菴之撰矣。 顧不美哉。 萬望台監熟量而早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