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年甲午【公五十七歲】 是年。 東匪猖獗。 其所爲目。 以侍天主爲學。 如古白蓮社結徒之類也。 處處蜂起。 其數不億。 攫奪錢穀。 搶攘廬里。 人心危懼。 省內名家。 畏其勢焰。 汚染殆盡。 而能自澡潔。 屹然如中流之砥柱也。 以德鎭撫。 以威壓制。 鄰里頼安。 三十二年乙未【公五十八歲】 是年二月二日。 遭淑夫人之喪。 攀號躃踊。 初終凡節。 一遵朱文公家禮。 少無遺憾。 而繭繭梅梅。 如有求而弗得。 卜地於本面長興洞白雲山下帝峯乾坐之原。 與伯兄晩翠公。 白首聯衰。 朔望拜掃。 不以寒暑而廢止。 恒言曰日後移葬于大龍山考位。 祔左合窆云。 山下樵牧。 咸稱雙孝。 三十三年丙申【公五十九歲】 自甲午更張以來。 世道益險。 人心漸弛。 無意於世。 口不言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