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有鄕飮禮。 卽今鄕約稧也。 先師之傳授心法。 後學之講習文字。 載在方策。 苟能有志於斯。 自可躬行心得而致矣。 嗚呼。 道有否泰。 此有汚隆。 卽天運之循環。 周道衰而宋德興。 儒賢輩出。 講明斯道。 朱夫子鹿洞之規。 呂先生藍田之約。 陶鏞菁莪之才。 槌琢金玉之相。 以致文明昇平之基。 而吾東則禮樂文物。 素稱侔華。 逮夫我朝中葉炳靈。 右文之治尙矣。 三代。 國有國學。 州有序。 鄕有鄕校。 閭有家塾。 山斗之望。 河海之大。 淵源鍾出。 寔由於保國金湯。 治世藥石。 式至五百年之休于玆矣。 噫。 彼洪水橫流狂瀾。 旣倒駸駸然。 長夜風雨未霽。 亂極思治。 念彼京周。 天理之固然。 人心之所同。 何幸吾鄕一郡僻在海陬。 碩士鴻儒。 縱未有鳥鳳獸獜之資。 而北學豪傑之徒。 南遊文章之輩。 承師而起。 仰世而振。 薰陶俎豆之學。 浹洽冠裳之節。 雖未能入室升堂之望。 猶不弛懷瑜握瑾之誠。 唯我一二同志。 慨然有意先隆之學。 詢謀多士齊會。 黌堂建設完議。 依古之鄕飮禮。 名之曰鄕約稧。 以藍田舊約而立議。 以蘭亭修稧而潤色。 春講秋藝。 永久不廢。 則鄕三物賓興之敎。 井八家孚護之俗。 庶復覩於吾鄕。 豈不美哉。 唯吾儕銘鐫焉。 朱子白鹿洞院規 父子有親。 君臣有義。 夫婦有別。 長幼有序。 朋友有信。 右立敎之目 博學之。 審問之。 愼思之。 明辯之。 篤行之。 右爲學之要 言忠信。 行篤敬。 懲忿窒慾。 遷善改過。 右修身之要 正其義。 不謀其利。 明其道。 不計其功。 右處事之要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 右接物之要 呂氏藍田鄕約條規 德業相勸。 過失相規。 禮俗相交。 患難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