닫기

연락처
기념재단
TEL. 063-530-9400
박물관
TEL. 063-530-9405
기념관
TEL. 063-530-9451
Fax.
063-538-2893
E-mail.
1894@1894.or.kr

동학농민혁명기념재단 사료 아카이브 로고

SITEMAP 전체메뉴

1차 사료

사람이 하늘이 되고 하늘이 사람이 되는 살맛나는 세상
醉黙軒遺稿 취묵헌유고
일러두기

臣誠惶誠恐。 頓首百拜對。 臣窃甞讀周官書。 至於冢宰八柄八則之設。 有以王政之大法。 其曰田賦以御衆。 賦貢以馭用。 則此非田政經野之制乎。 其曰閒民之無職。 轉移而執役。 則此非籍政按民之道乎。 其曰均節其財用。 歛頒於喪荒。 則此非穀政阜民之法乎。 遂人遂師。 掌田野之職。 而簡稼器。 修稼政。 至于歲終。 歛財賦而會稽其功也。 司馬司勳。 掌軍旅之職。 而春振旅秋治兵。 至誓戎則明賞罰而以酬其功也。 以至于廩人倉人之職。 辯九穀之積儲。 待邦用而頒之。 視歲稼之上下。 賙其急而與之。 則此莫非先王治天下之一大經法。 而正溝畎。 均都鄙。 以爲民貢。 田政之所以不廢也。 掌版圖鍊師旅。 以衛王國。 軍政之所以不可無也。 隨凶豊異頒歛。 以爲賙急。 穀政之所以亦不可緩也。 故夏禹之奠九州。 挈貢賦而定其紀綱。 箕疇之叙八政。 繫以師而以示威武。 戴禮之揭月令。 至季春而發倉賜窮。 則可愛者非民乎。 百姓足而君孰與不足。 邦本固而國安得不寜乎。 臣本遐峽賤踪。 乃倥侗無事之一物也。 何敢恣暴於經邦之策。 而唯我主上殿下。 邦籙無疆。 睿視無涯。 八域騰願戴之頌。 百司奏咸熙之績。 玉班濟濟。 王庭夬夬。 蠢冗之言。 何用更贅。 然而行潦細而河海不棄。 芻蕘言而聖人必詢。 以臣愚見。 敢罄所藴。 窃伏以。 事有可已者。 亦有不可已者。 可已以不已者。 固不可。 不可已而已者。 亦不可。 夫三政之所可當先。 而或有礙於生民之痼獘。 則不可已而可已者。 是也。 民情之所可務憫。 而大有關於王政之急務。 則可已而不可已者。 然矣。 國旣有田制。 則豈可無軍政乎。 無軍則此非衛兵之大經也。 民旣知足兵。 則豈可無穀政乎。 無穀則此非賙急之美制也。 邦國之所賴者。 民也。 兆民之所依者。 國也。 人主一身。 乃萬化之原。 至治之可興。 爲政之先務。 唯在於淵衷明裁之如何。 臣何敢僭踰而条達乎。 噫。 以言乎田賦。 則自己丑㲀量之後。 迄今二百有餘年。 有良田之變爲汚地。 磽田之變爲沃土者甚多。 而陳墾無常。 段落有時。 無田而有結者。 有之。 有田而無結者。 有之。 白地之徵稅。 從文券而勒捧轉及於里族之替徵。 雖有朝家减稅之恩典。 而乍免乍起。 何益於民哉。 以言乎軍籍。 則肅廟以後廢五衛之制。 設三營之法。 而計其八路騎步兵總數。 則騎兵上番。 乃二萬三千七百餘。 而各有三保。 則共爲九萬餘也。 步兵上番。 乃一萬六千二百餘。 而各有一保。 則共爲三萬餘也。 合以計之。 則十二萬餘。 而此乃平時騎步上番之數也。 挽近以來。 人心淆薄。 狡黠之輩。 謀避軍役。 每多逃竄者。 且常漢輩。 或窃稱幼學。 或冒錄校院。 或投托勢家。 圖免丁役者。 十居八九。 不得不塡充其代。 故指黃口而充役。 以白骨而散布。 一身而疊役者有之。 數額而全虛者有之。 有力者謀頉而漏逸。 無勢者充立而不頉也。 若不大加爬櫛。 則將無軍丁之種矣。 若是則反不如無軍之爲念也。 無籍之無獘也。 以言乎還穀。 則自羅濟以來。 已遺之法。 而其始未甞非先王省助脹給之義也。 取耗補用則出於不得已。 而秋糴於庫。 以斗斛而平均受之。 春糶於民。 以斗斛而平均頒之。 此乃古昔之美制也。 而今之糴糶。 不均不齊。 其獘也。 邑各不同。 倉各有異。 實難枚擧。 略建其槩焉。 奸鄕之舞弄。 猾吏之跳簸。 不知至於何境。 而其糴也。 以石斛而厚捧之。 其糶也。 以升斗而薄與之。 以國家莫重之穀。 反作吏輦營私肥己之慾。 而吸脂吮髓。 呻吟遍野。 狼貪鼠窃。 倉庫俱空。 豈非痛哭寒心處乎。 凡此三獘。 有目皆覩。 有口皆言者也。 澤鴻哀鳴。 永蛇尙存。 生民之生財有限。 中間之誅求無限。 則以有限之財。 充無限之慾。 民安得不困瘁哉。 殿下雖有天縱之姿。 而深拱於九重之內。 何以知某也奸某也直何處安何處困哉。 噫。 窮則變。 否則泰。 天人之常道也。 唯有一段矯捄之方。 欲釐其田賦。 則亟下改量之命。 從實分等。 上無潛蝕之道。 下有均貢之制。 而有田者則從其卜束而納稅。 無田者則不有冤徵而橫出。 然後其不察之守令。 治以國法。 付之罷黜。 則少無經界之紊錯矣。 亦得肥癢之均宜也。 欲釐其軍籍。 則令該道守宰。 軍器軍粮。 隨漏隨補。 先明整嚴。 然後今若溯考五十年前籍案。 則根低自露。 而冒私之幼學。 托投之閒丁。 ■皆括充。 則國之得軍丁。 必如舊日矣。 欲釐其還穀。 則毋論某穀某條。 一遵半留半分之右例。 則其爲民利。 不啻若年登。 而必禁倉吏舞弄之獘。 若有犯者。 則依大明律。 二十石所逋之吏。 嚴刑遠配。 勿限年不宥。 則吏奸必息。 穀實精而民無再徵之㤪矣。 糴不壞而國有寬紓之政矣。 如臣愚見。 捄正之道。 不外乎是矣。 改量辦財之道。 唯在於聖聰之裁處。 而漢家之常平。 隋氏之義倉。 亦不爲御民之美制良法乎。 取耗經費。 雖是京師補用支給之資。 而固可蠲革矣。 非禮之祀。 無福之禱。 ■■而以取祀典之需。 太冗之職。 不急之官。 汰之而以收廩祿之貺。 則庶可以給其代矣。 苟能若是。 則民鮮倒懸之勢而無胥阽危之獘矣。 國致泰盤之安而無萬事墮之戒矣。 然後至治可興。 敎化大行。 而上無丙枕宵旰之憂。 下無溝壑相塡之患。 將躋於太平壽域之地。 臣愚昧之質。 不知裁度。 伏讀聖策。 謹冒伏對

이 페이지에 제공하는 정보에 대하여 만족도를 평가해 주세요. 여러분의 의견을 반영하는 재단이 되겠습니다.

56149 전라북도 정읍시 덕천면 동학로 742 TEL. 063-530-9400 FAX. 063-538-2893 E-mail. 1894@1894.or.kr

문화체육관광부 전라북도청